返回

第224章 我还是个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4章 我还是个人 (第2/3页)

  事发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哪能那么细致入微?

    ……

    三天后。

    老何和张离、刘河平一起来到深光影视,程好也跟着出席,双方签下投资意向合同,《大明王朝1566》的版权落到了深光影视手里。

    因为深光影视投的最多。

    4000万预算,深光影视投了2500万。

    占比超过一半,全球版权都归属深光影视,其他投资方只享受版权收益分红。

    主控权全在深光影视手里。

    忙完《大明王朝1566》的事,沈良便将重心放到了奥运竞选方案上面。

    他和几位顾问,每周碰头一次。

    沈良投资无人机项目的事,也瞒不过几位顾问。

    老何、老穆、老张明面上没说,私下却好好说了他一通。

    装什么大头蒜?

    国家项目轮得到你私人投钱吗?

    难度要是太高,大不了换个方案,没必要死磕无人机凤凰点火方案。

    对此。

    沈良只能‘无耻’一回,搬出大义之名。

    为梦想窒息!

    为梦想买单!

    不是他虚伪,而是不这么解释,根本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理由。

    总不能说看好无人机市场吧?

    这年头,商业无人机市场小的可怜,不论国内外,无人机都是军事用途居多。

    都是研究固定翼。

    多旋翼?

    除了那些财大气粗地狗大户资本,路过的狗都不会瞧上一眼。

    虽然几位老师还是说他钱多烧的,但印象分却大大地收了一波,没过几天,那些顾问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这年轻人,能处。

    为了公事,私人买单,这种人再坏,能坏到哪去?

    什么绯闻?

    无稽之谈!

    就是有几之弹,那也没什么大不了。

    年少风流嘛。

    易地而处,换成他们,红颜知己指不定有好几个了。

    像小沈这样魅力四射的年轻人,走到哪都是唐僧肉,桃花多一点,正常,正常。

    转眼。

    时间来到1月中旬。

    截至1月15号,上映24天的《功夫》,累计票房1.73亿,虽然超过了《十面埋伏》的1.65亿。

    但破两亿,几乎不可能。

    华艺兄弟之前喊出的破三亿?

    口嗨,纯属口嗨。

    同日。

    柏林电影节组委会正式公布全入围名单,以及第55届柏林电影节评委名单。

    22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名单中,《寄生虫》、《孔雀》,赫然在列。

    此外。

    宝岛导演蔡铭亮导演的《天边一朵云》也入围本次柏林电影节。

    而冯钢炮野心勃勃的作品《天下无贼》,柳小庆复出后的新片《春花开》,香江导演杨帆执导的大尺度电影《桃色》,以及香江导演程果的惊悚片《饺子》。

    四部电影一起入围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

    除了这七部华语片,珠影青年女导演执导的儿童故事片入围了儿童片单元。

    路钏的《可可西里》,程尔新片《第三个人》,李一凡、鄢雨联合执导的纪录片《淹没》,北电文学系毕业生刘佳茵的《牛皮》,一起入围青年论坛单元。

    整整12部华语片亮相柏林电影节,媒体纷纷给本届电影节冠以‘华夏年’。

    虽然入围柏林,但路钏没有丝毫欣喜可言。

    风头全被沈良那个逼抢光了!

    如果路钏跟小钢炮见一面,一定是相见恨晚。

    不对。

    相比于沈良,冯钢炮更瞧不上路钏。

    玛德!

    一部深陷抄袭风波的《可可西里》,竟然能斩获金马奖最佳影片。

    他精心准备的《天下无贼》呢?

    鸭蛋!

    一个奖都没落着。

    唯一胜选的只有旗下艺人王保强。

    他凭借傻根一角,入围了金马奖影帝,虽然只是入围,但跟刘得桦、梁朝韦同台竞技,令他一举破圈。

    好气!

    有人欢喜有人愁。

    有人愁,必然有人欢喜。

    小高同学快乐地跟个百灵鸟一样。

    《第三个人》入围柏林啦!

    嘿嘿。

    去了柏林,沈良天天夜夜都是她一个人独享。

    “媛媛,恭喜吖。”

    贾静文笑眯眯地把咖啡递到高媛媛面前。

    “真为你感到高兴,又能去三大电影节了。”

    “雯雯,你也行的。”

    小高嘻嘻一笑:“要不是你暂时息影,什么柏林、戛纳,想去肯定都能去。”

    如今,两人的姐妹情又恢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