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2章 非金必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2章 非金必银! (第3/3页)

由四面玻璃,以及长方形的防盗网构成的窗户。

    后景是一条脏乱狭窄的街道。

    从零星的行人、路过的自行车可以看出,这扇窗户堪堪高过地面,镜头拍摄的位置是一间地下室。

    镜头应该下移?

    果然。

    镜头的走向和几位老师预料的一样,缓缓向下,窗户下方的沙发上坐着一个人。

    邓朝入画。

    只见邓朝眉头紧锁的抱着一个手机,然后是一个主观镜头。

    手机特写。

    信号栏的信号十分微弱,时隐时现,镜头紧紧跟着那双手,以及手机,上下移动着。

    虽然没说话,但画面已经给出足够多的信息。

    地下室的手机信号不好。

    几次尝试无果。

    邓朝举着手机移动起来,随着他的移动,一个长镜头将地下室内的结构,家庭成员先后纳入画面。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

    地下室的空间很逼仄,过道很窄。

    当镜头落到父母身上时,几位老师注意到了画面右侧的门框。

    门、门框、窗户、窗框类似的构图,搁在镜头语言里,往往都有着特殊的隐喻。

    从开头的地下室窗户,再到长镜头路过的几道门框。

    这踏马很明显了!

    联想到剧情的主线。

    这些动线,应该有着分割、界限之类的含义。

    其中的隐喻,不言而喻。

    人有三六九等,阶级的分割、界限,无处不在。

    同时。

    无处不在的线性分割,也预示着家人之间的‘隔阂’。

    仅凭这短短一分多钟的片头,张辉军、田壮壮、老穆、老何几人已经可以预见。

    这部电影,不会差。

    只要后续剧情框架方面不拉跨,又是一部值得纳入教科书的佳作!

    继续看。

    喷洒消毒剂、客人到访、儿子走出地下室、从阴影走向阳光之下,后面又从下坡走到上坡的豪宅。

    由下到上的流动,镜头运动的方式让人很舒服。

    还是熟悉的感觉。

    上一部《时间游戏》里,沈良的构图风格虽然也有,但远不如《小偷家族》、《寄生虫》这么强烈。

    那也正常。

    商业片和文艺片的拍摄手法不一样。

    商业大片最重要的是剧情,具体到《时间游戏》,还要加上特效、视觉语言。

    构图方面不需要太精细。

    如果都像《小偷家族》、《寄生虫》这样每一帧都内涵满满,那不得累死人?

    而且还得不偿失。

    商业片而已,谁去细究这些?

    镜头语言方面有个七十分左右就够了。

    接下来,几位老师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

    这笑容既是欣慰,也是对影片的肯定。

    观看这样一部好电影,就像酒鬼喝到一瓶稀世珍酿。

    爽!

    好!

    好片子!

    不愧是学校的大宝贝。

    约莫一个小时后,影片尚未结束,老穆几人纷纷做出判断。

    擒熊,稳了!

    是金,还是银,那不好说。

    得看最终结果,但金银必有其一。

    没有?

    踏马的,黑幕!

    赤裸裸的黑幕!

    这样一部片子要是空手而归,损害的不是沈良的名声,而是电影节自己。

    有眼无珠!

    影片最后,看到邓朝买下别墅,接到了爸爸,几位老师会心一笑。

    色调、灯光都不对。

    这一段剧情,多半是臆想。

    父子拥抱过后,屏幕一黑。

    转场来了!

    冷色调将‘观众’拉回了现实。

    又回到了那一间地下室,还是一个空镜头。

    这个镜头,拍的好。

    首尾呼应!

    第一个镜头,最后一个镜头都是地下室的窗户,同样的景别,同样的运动方式。

    镜头最后也是给了邓朝。

    区别当然也有,开头是清晨。

    阳光明媚。

    即使在地下室内,依旧有阳光照耀。

    影片最后是黑夜。

    外界黑黢黢,但好歹还有路灯,屋内却只有一片漆黑。

    绝望的黑。

    啪!

    啪!

    啪!

    放映结束,几位老师献上了掌声。

    这片子要是放在戛纳,高低得有个五分钟、八分钟的掌声。

    不比那些经典影片差。

    可惜。

    田壮壮目光略过沈良之时,不由心中一叹。

    这么好的片子,这么好的手法,只能拍什么外国故事。

    要是拍本朝故事,那就是现代版《霸王别姬》。

    再拿一座金棕榈都没问题!

    即使拍的是韩国故事,夺金的概率也不是没有,不过,考虑到上一次夺金的年限太短,送戛纳,确实不好。

    还是柏林好啊。

    金棕榈导演把一部金棕榈品质的电影送到你这来了,不给个金熊,说得过去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