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4章 赔本买卖也得做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4章 赔本买卖也得做啊 (第3/3页)



    一般而言,退货的损失全是唱片公司承担。

    所以。

    沈良给范小胖、高媛媛、乔镇宇他们发专辑,那是纯纯的赔钱买卖。

    哪怕有热歌打底,也一样。

    想回本?

    只能靠商演!

    彩铃?

    想啥呢?

    彩铃确实赚钱,但钱未必能到唱片公司手里,更难到歌手手里。

    一首歌的彩铃收益,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先抽20%,100块抽完剩下80块,这80块SP公司(内容提供商)再抽个6-70%。

    留给唱片公司的只有2-30块。

    并且,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

    实操层面,SP公司黑钱、篡改数据,那是屡见不鲜,即使不黑钱,唱片公司也未必能拿到那么多分成。

    因为运营商、SP公司主推的歌,大部分都是买断歌曲。

    不卖?

    你有权不卖,我也有权不推!

    你不卖,有的是人卖!

    运营商、平台才是老大。

    彩铃业务真正赚钱的是移动、联通,是SP运营公司,留给唱片公司的只有一点点汤汤水水。

    到了歌手那里,只剩下一些边角料。

    这也是很多歌曲明明很热,质量明明也不错,却登不上彩铃热门歌曲榜的缘由。

    什么音乐审美不行?

    狗屁!

    那些热门金曲很多都是大型唱片公司推出来的作品。

    人环球、华纳、索尼也有脾气。

    买断?

    没门!

    有本事别推!

    移动:爷就不推!

    联通:俺也一样!

    SP:我听大哥们的!

    因此,沈良根本没指望过彩铃挣大钱,即使歌曲大热,买断费用也就几十万。

    这个价格不是沈良胡编。

    即将登陆纳斯达克的SP供应商华友世纪,年初就给沈良报过价。

    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彩铃,它能赴美上市,靠的就是高速增长的彩铃营收。

    华友世纪之前的报价是300万打包《那些年》、《我用什么把你留住》、《岁月神偷》、《慢慢喜欢你》四首歌的彩铃版权。

    不过,沈良没同意。

    价格太低了。

    爷不卖!

    “沈大导演。”

    片刻后,出现在会议室门口的张垭东,笑眯眯的打趣道。

    “两张专辑,18首歌+2首编曲,你这回是搞大动作啊?”

    “给你找活,还嬉皮笑脸。”

    沈良笑骂道:“搞快点,咱们把章程给定了。”

    “得,您有钱,您是大爷。”

    张垭东笑嘻嘻的坐到沈良旁边,然后抓起桌上的两首歌。

    “花街?”

    “习惯两个人?”

    扫了几眼,张垭东无语道。

    “你这风格变化也太大了吧?”

    “当然大了。”

    沈良随口道:“《花街》是邓朝唱的,《习惯两个人》是乔镇宇的歌,他俩路线都不一样,风格能一样吗?”

    《花街》是独立乐队南船北马的单曲,沈良在livehouse听过,还专门买过专辑。

    后面那首是言城旭10年发行的歌,流行一时。

    “唔。”

    良久,张垭东叹了口气。

    “沈大导演,你这回的活,太吉尔棘手了。”

    “棘什么手,唱功不行,当个录音棚战士就是。”

    沈良哈哈一笑。

    “我跟小柯说了,写给范彬彬的那首歌,她如果唱不上去,那就修,修成电音都成。”

    “摊上你这么个朋友,真是倒了大霉。”

    张垭东收起A4纸。

    “这活我接了,钱看着给。”

    “那就120万吧。”

    作为王霏的御用制作人,张垭东的市场价要比小柯高一点,一张专辑60万,那都是友情价。

    正常报价一张专辑的监制+创作+收歌,怎么也得7-80万往上。

    “别120万了,100万吧,整装。”

    “行,那就一百。”

    沈良没跟他多掰扯,20万的事,有什么好拉拉扯扯的。

    都吉尔哥们。

    “不过,我事先说明,我得8月以后才有空。”

    张垭东毛估估一算。

    “这两张专辑发行怎么也得明年了。”

    “没问题,我又不着急,急的是邓朝和乔镇宇。”

    “他们催我才不管。”

    张垭东不以为意道。

    “先把唱功练一练再录,效果更好。”

    “明白。”

    沈良比划了一个O的手势。

    “声乐老师,马上安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