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 什么叫国际大导?(2合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22章 什么叫国际大导?(2合1) (第1/3页)

    接下来几天,沈良很忙。

    天天都有媒体采访,纸媒、电视台,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史上最年轻的金棕榈得主!

    放眼欧洲三大,那也是最年轻的最佳影片获奖者!

    鲜花、掌声,纷至沓来。

    各种饭局、酒局,沈良要是敞开了去,能从今年排到明年。

    这一天,在前往哥伦比亚燕京分部的途中,老沈忽然来了一个电话。

    “让我拍宣传片?”

    “嗯。”

    老沈简单地说了一下来龙去脉。

    “几天前,宣传口的人找到我,说今年省里在搞旅游全接触的专业推介会,要重点推广皖山皖水。”

    “田副省亲自带队,接下来要去江浙沪跑一圈,重点推广旅游产业。”

    “呃?”

    “你有什么困难吗?要是实在没空的话,我就帮你推了吧。”

    “不用推。”

    为家乡做贡献,沈良当然不会拒绝,但宣传片拍起来,那是费时费力。

    一部好的宣传片,不是几天、几周,甚至一两个月就能拍好的,很多优秀的片子,都是拍了一两年。

    “我是想说,拍宣传片没问题,但我没时间全程跟着,另外,拍摄成本可能也不低。”

    “要花多少钱?”

    “保守估计的话,要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

    “1500万?”

    老沈失声道。

    “一个3-4分钟的宣传片,要1500万?你抢钱啊?”

    “爸,不是我抢钱。”

    沈良哭笑不得道。

    “我可以一毛钱不拿,这些都是拍摄成本,因为要是我拍,我要用大量的航拍镜头,以及延时摄影。”

    “耗时时间最低一年,这么拍下来,没有一千多万,根本兜不住。”

    航拍、延时摄影,搁在后世都是被用烂了的东西。

    但放在千禧年初,非大投入、大制作,压根用不起航拍团队。

    沈良报价,也不是什么狮子大开口。

    那一千多万里,至少有一半是航拍成本。

    “呃。”

    半晌,老沈缓过神来。

    “就没有点便宜的拍法,你这一千多万,也太贵了一点。”

    “便宜的肯定有。”

    沈良解释道:“不过,咱们徽省的客观条件差了一点,交通、文化品牌、住宿接待都不太跟得上,比江浙沪差远了。”

    “所以,只能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

    “咳咳,通俗来讲,就是先把人骗过来再说。”

    航拍视角、延时摄影,好看是必须的,拍出来一看,绝对是好山,好水,好风光!

    但游客去了现场,失望也是大概率事件。

    而这,也是沈良想用航拍的原因。

    失望是吧?

    那是因为你没从高空看。

    没有星空?

    云海不够波澜壮阔?

    那是因为时间不对,我们为了拍这一个镜头,足足蹲了一个月。

    反正一句话。

    不是我虚假宣传,纯粹是角度、时间的问题。

    “这样吧,过几天我写个方案,然后发到我妈的邮箱。”

    “也行。”

    临挂电话之前,老沈又提到房子。

    “你那房子买了没,我看了,最近燕京房价又涨了。”

    “买,买,等程好从欧洲回来,到时候我跟她一块去挑。”

    “好,那你抓紧,拖得越久,买的越贵。”

    挂断电话,沈良正好把车开进南银大厦的地库。

    哥伦比亚华夏分公司就驻扎在燕莎商圈,大楼很气派,租金也很贵,每个月平均25块/平方。

    括弧,美刀。

    两百平的办公室,一个月租金大概四五万。

    反正。

    沈良不会把办公室租在这边。

    “沈导,您好。”

    停好车,沈良和陶坤刚到电梯间入口,一个穿着职场套裙的年轻女性就迎了上来。

    “我是芭芭拉董事的助理何美蓝,欢迎您来访哥伦比亚。”

    “何小姐是香江人?”

    听着那略显怪异的口音,沈良随口问道。

    “对的。”

    何美蓝笑着点了点头,单手虚引道。

    “沈导,陶先生,这边请。”

    不多时,两人跟着何美蓝来到27层,一出电梯,他就瞧见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

    旁边还站着何坪、赵飞。

    “沈良,欢迎来到哥伦比亚。”

    芭芭拉·罗宾逊是一个五十出头的小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