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1章 会昌春连宴:诗酒里的双节狂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11章 会昌春连宴:诗酒里的双节狂欢 (第1/3页)

    唐武宗会昌元年的春天,洛阳城像是被揉进了一捧温软的阳光里。风里裹着刚抽芽的柳丝味儿,混着街角卖青团的甜香,吹过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时,连墙角的砖缝都冒出了嫩黄的草尖。

    寒食节刚过,家家户户屋檐下还挂着没烧完的柳枝,上巳节的布幡就飘了起来——两个节凑在一块儿,连洛阳城里的老伙计们都觉得,这春气里比往年多了几分热闹劲儿。

    70岁的白居易拄着那根雕了竹纹的拐杖,站在自家花园的秋千架旁。秋千绳是新换的粗麻绳,裹着一层软布,他那刚满六岁的小孙女正抓着绳子荡得老高,粉扑扑的脸蛋儿映着旁边半开的牡丹花苞,笑声脆得像檐角的铜铃。“慢点儿!别摔着!”白居易笑着喊,声音里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温和,手指不自觉地跟着孙女的动作轻轻晃。

    “乐天兄!在家享天伦之乐呢?”门口传来一声爽朗的招呼,带着点江南口音。白居易回头一瞧,眼睛立马亮了——刘禹锡穿着件月白绫罗衫,袖口还沾着点旅途的尘土,手里拎着个青布酒壶,壶嘴儿上塞着颗红绒球;他身边跟着的王起,一身藏青官袍衬得人精神,腰间挂着金鱼袋,手里也提了个锦盒,不用问,准是好酒。

    “哎哟!梦得、仲举,你们可算来了!”白居易赶紧拄着拐杖迎上去,伸手就去拍刘禹锡的胳膊,“你这苏州刺史当得怎么样?我前儿还收到你寄来的洞庭春茶,刚泡上,正想没人陪我喝呢!”刘禹锡哈哈笑,把酒壶往石桌上一放:“可不是嘛!刚从苏州卸任回洛阳,行李还没 unpack 好,就听说仲举路过这儿,立马拉着他来蹭你家的茶!”

    王起也跟着笑,把锦盒递过去:“乐天兄,这是长安带来的桑落酒,去年冬天酿的,特意给你捎了一坛。前儿在吏部当值,还跟人念叨呢,说好久没跟你们俩联句了。”三人说说笑笑进了书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兰草,案头摊着白居易没写完的诗稿,砚台里的墨还冒着热气。

    仆人很快端来茶盏,是邢窑产的白瓷杯,杯沿描着细巧的青花纹。茶汤碧绿透亮,浮着几缕茶叶尖——正是刘禹锡寄来的洞庭春。刘禹锡端起来先凑到鼻尖闻了闻,眯着眼叹:“嘿!还是你泡得好!我在苏州自己泡,总少点味儿,合着这茶就得配你家的山泉水!”白居易摆摆手:“你别夸我,是你茶好。去年顾渚山的紫笋茶我也尝了,论清甜,还得是你这洞庭春。”

    王起放下茶杯,手指敲了敲桌面:“说起来,今儿寒食刚过,明日就是上巳,这俩节凑一块儿,可是稀罕事。记得当年在长安,每到上巳节,陛下都要在曲江池设宴,满朝文武都去泛舟,那热闹劲儿——光是斗鸡就摆几十场,秋千架从池头排到池尾!”

    这话一出口,白居易手里的茶杯顿了顿。他望着窗外的牡丹,眼神软了下来:“可不是嘛!想当年咱们在长安,曲江池的宴上,你还跟我抢过一首联句的尾联呢!如今倒好,我这眼睛花了,腿也不利索了,在家看孙女荡秋千。”语气里藏着点不易察觉的怅然——毕竟是当了一辈子官的人,虽说退休后清闲,可想起当年长安的风光,总难免有点念想。

    刘禹锡一看他这模样,立马拍了下桌子:“乐天兄!你这话说的叫什么话?不在朝堂怎么了?咱们自己找乐子不比宫里拘束?明儿就是上巳节,不如咱们学当年洛水雅集的老规矩,找艘船泛舟洛水,喝着酒联句赋诗,不比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