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10章洛水泛舟:流淌在诗河里的春日宴 (第1/3页)
唐文宗开成二年的三月三,洛阳城的风总算卸了冬气,软乎乎地裹着草木的清香往人怀里钻。洛水化尽了残冰,碧绿的水波里漂着几瓣早开的柳花,像撒了把碎银子;两岸的垂柳刚抽芽,嫩黄的芽尖沾着晨露,风一吹就簌簌落下来,粘在过路人的肩头——连街上卖胡饼的老张都笑着喊:“今儿祓禊节,买俩饼,去洛水边洗洗手,一年都顺溜!”
河南尹李待价刚在府衙签完最后一份公文,推开窗就看见这满院春光。院角的海棠开得正艳,粉花瓣落了一地,沾在他的官靴上。他摸着下巴琢磨:“这么好的日子,总不能闷在府里。”前儿个还跟下属聊起,说洛阳的老文士们近来少见聚会,白居易眼疾重了不常出门,刘禹锡刚从苏州回来还没来得及接风,正好借这祓禊节,邀众人泛舟洛水,也算续一续文人的老规矩。
“来人!”李待价喊了声,文书小吏立马跑进来。“你去备十五份柬帖,给白乐天先生、刘梦得先生,还有吏部的王郎中、国子监的张博士他们都送一份——就说今日巳时,我在洛水南岸码头备了官船,邀他们共赴祓禊宴,赏春联句。”他特意叮嘱,“给白先生的柬帖,字写大些,他眼不好;刘先生那份,提一句我备了苏州的新茶,他准高兴。”
小吏刚走,李待价又想起什么,叫住他:“再去乐坊请几位乐师,要会弹琵琶、吹箫的,再备些毡毯、酒菜——老人们怕冷,酒菜得温着,别凉了胃。”
这会儿,白居易正在自家书房里,让门生小郑给他读诗。他66岁了,右眼几乎看不清,左眼也得凑得极近才能辨字,案头的诗稿都用粗笔写得老大。桌上摆着杯刚泡的顾渚紫笋茶,是刘禹锡前儿送的,茶汤碧绿,香气飘得满屋子都是。
“先生,刘先生来了!”仆人阿福在门口喊。白居易赶紧让小郑扶他起身,刚走到客厅,就见刘禹锡提着个青布包走进来,一身月白长衫,袖口还沾着点旅途的尘土——他上周才从苏州卸任回洛阳,行李还没理利索,就先来看老朋友。
“乐天兄!”刘禹锡笑着上前,把布包往桌上一放,“给你带了苏州的碧螺春,刚采的,比你这紫笋茶更嫩些!”他瞥见案头的柬帖,拿起来一看,眼睛立马亮了:“哟!李待价这小子,倒会选日子!祓禊节泛舟洛水,还邀咱们联句——你还记得不,二十年前在江南,咱们也赶过一次祓禊宴,你喝多了差点掉水里,还是我拉你一把!”
白居易也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可不是嘛!那回你还笑我,说我是‘诗翁落水,成了洛神仙’。”他摸了摸柬帖上的大字,“正好,我这眼疾憋得慌,出去透透气,跟老朋友们聊聊,比在家读诗痛快!”
巳时一到,洛水南岸的码头早热闹起来。李待价的官船泊在岸边,船身刷着朱红漆,船舷上描着金线缠枝纹,青竹帘挂在舱门口,风一吹就轻轻晃。甲板上,几个乐师正调试乐器:弹琵琶的是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手指在弦上拨了两下,调子脆生生的;吹箫的是位白发老者,箫声一出来,连岸边的水鸟都停了脚。
“白先生、刘先生来啦!”李待价穿着藏青官袍,站在船头招呼。刘禹锡赶紧扶着白居易上跳板,跳板上铺了棉絮,怕滑。白居易刚上船,就被舱里的暖意裹住——舱里燃着个小炭炉,温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