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张籍一边扎人间苦,一边接岁月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九十二章张籍一边扎人间苦,一边接岁月暖 (第1/3页)

    读张籍的诗,像在长安街头逛老茶馆——前一刻还听邻桌老农骂苛捐杂税,拳头攥得发紧;下一刻掌柜端来杯温茶,窗棂外飘进片落叶,心就软了。

    他这辈子写的诗,没多少花里胡哨的辞藻,却像两把刷子:一把蘸着人间的苦,刷出乐府诗的锋芒;一把沾着日子的暖,扫出闲适诗的恬淡。

    府诗里的“硬骨头”:用大白话戳破世道的疼

    张籍写乐府诗,跟别人不一样。那会儿不少诗人写乐府,总爱掉书袋,要么堆典故,要么凑辞藻,读着费劲不说,还离老百姓的日子远得很。

    可张籍不,他就像个蹲在田埂上听故事的人,把听到的、看到的,用最家常的话写下来,却句句扎心——因为他写的,全是真事儿。

    写“苦”:比杜甫还敢揭伤疤

    谁都知道杜甫是“诗圣”,写民生疾苦一把好手。张籍就跟着杜甫的路子走,还把这“写实”磨得更尖了。他写战争,不写将军多英勇,专写最底层的人有多惨。比如《征妇怨》里那句“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丈夫死在战场上,肚子里还怀着孩子,人活着,却像白天的蜡烛,看着亮,其实烧不了多久就灭了。一个孕妇摸着肚子,连哭都不敢大声,怕动了胎气,又怕孩子生下来没爹,那日子得多熬人?张籍没喊一句“战争残酷”,可这两句话一出来,比喊一百句都让人难受。

    还有《野老歌》,更狠。一边是“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江西来的商人,一船珠子能值上百万,船上养的狗天天吃肉;另一边是“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老农种三四亩山地,苗长得稀,税还多,辛苦收的粮食全送进官仓,最后都烂成土。这对比扎不扎心?张籍就这么直白,不绕弯子,把贫富差距这层窗户纸,“哗啦”一下就捅破了。他不是在“写诗”,是在替那些没处说话的老百姓“喊冤”。

    玩“巧”:首创“卒章显志”,结尾给你一闷棍

    张籍不光敢写,还会写。他琢磨出个新法子,叫“卒章显志”——就是前面铺垫半天,看着像写风景、写小事,到最后一句突然“变脸”,把要说的理、要骂的事全抛出来,让你措手不及。

    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