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五章沈子明与杜牧、白居易:诗酒雅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五章沈子明与杜牧、白居易:诗酒雅趣 (第2/3页)



    吴苑春风起,河桥酒旆悬。

    凭君更一醉,家在杜陵边。”

    诗里满是对张好好歌声的赞叹,说她唱到动情处“流恨咽长弦”,最后那句“凭君更一醉”,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遗憾,只有杜牧知道。沈子明收到诗,特意让人送了坛好酒去杜牧住处,附了张纸条:“好好念君赏其歌,常念‘豆蔻’句。”

    自那以后,两人再一起喝酒,少了些当年的肆意,多了点分寸。杜牧不再提张好好的旧事,沈子明也从不炫耀家里的歌姬,偶尔聊到诗,还是会像从前那样,杜牧念“清明时节雨纷纷”,沈子明帮他改“纷纷”为“霏霏”,说“霏霏更显雨丝密,也合你此刻心境”。

    旁人都说他们的友情生了隙,可他们知道——文人的交情,从不是非黑即白。杜牧遗憾的是错过的人,尊重的是眼前的友;沈子明懂他的遗憾,也敬他的克制。这份“微妙”里的分寸,本就是中唐文人最难得的雅。

    洛阳庭院中:白居易醉题壁的“调侃与真心”

    大和七年(833)的洛阳,沈子明调任集贤殿学士,住进了城外的一座小庭院。院里种着十丛菊、万竿竹,每到秋天,黄的菊、绿的竹,衬着白墙黑瓦,像幅水墨画。而常来搅扰这“水墨画”的,就是任河南尹的白居易。

    白居易是出了名的“酒中仙”,每次来都不打招呼,扛着坛酒就往院里闯,进门先喊:“子明,快拿酒杯!我刚得了首好诗,得就着你的菊花喝!”

    沈子明习惯了他的性子,每次都提前温好下酒菜——酱鸭舌、拌木耳,都是白居易爱吃的。两人坐在菊丛边,白居易喝到半醉,就开始念新写的诗,念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时,拍着桌子喊“妙”;沈子明则安静听着,偶尔插一句“‘无’字用得好,把盼酒的心思都藏进去了”。

    有次白居易喝得酩酊大醉,扶着竹栏杆往墙上看,来了兴致,让书童取来笔墨,蘸着墨就往墙上写:

    “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

    写完还得意地念给沈子明听:“你看,你这院子里,菊也好,竹也好,都不如你家那个会唱歌的好好姑娘!我这诗,是不是把你心思都写透了?”

    沈子明又气又笑,扶着他坐下:“乐天兄,你醉了!好好是个寻常女子,哪配得上‘芙蓉’‘玉’这样的词?”

    “怎么不配?”白居易睁着醉眼,指着墙,“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每次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