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章顾况:茅山枕云睡的“华阳真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七十七章顾况:茅山枕云睡的“华阳真逸” (第1/3页)

    唐天宝年间的长安,春榜张贴那天,32岁的顾况挤在人群里,凝视着榜单上“顾况”两个字,攥着衣角的手都在抖——考了五年,总算中了进士!身边的举子拍着他的肩喊“顾兄,该喝庆功酒了”,他却望着朱雀大街上的马车发愣:往后,总该能做点实事了吧?

    他没想到,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官场,成了盘缠人的乱麻。他最后得了个正九品的校书郎,天天在秘书省的角落里,抄那些翻烂了的旧档案,墨汁染黑了指甲,也没等来半点实权。有次上司让他给权贵写“颂诗”,他盯着纸发呆半天,提笔却写了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改编版,气得上司把他的稿子摔在地上:“顾况!你不想混了?”

    他偏是个认死理的——写诗要写真的,做官要做实的,哪能为了升官就闭着眼说瞎话?

    诗锋戳破权贵梦:《宿昭应》里的“耿直祸”

    校书郎干了三年,顾况被调去昭应县(今陕西临潼)当县尉,说是升了官,其实就是管些鸡毛蒜皮的事。可昭应不一样——这里有华清宫,太上皇(唐玄宗)退居后常来此炼丹求仙,宫里天天笙歌,宫外却有百姓冻得缩在破庙里。

    有天夜里,顾况值完夜班,走在华清宫外的小路上,听见宫里传来《霓裳羽衣曲》的调子,抬头却见墙根下有个老乞丐,冻得只剩一口气。他心里像被针扎,回到住处就着油灯写了首《宿昭应》:

    “武帝祈灵太乙坛,新丰树色绕千官。

    那知今夜长生殿,独闭山门月影寒。”

    诗里的“武帝”暗指求仙的太上皇,“独闭山门”更是戳破了“长生”的谎话——宫里求着长生,宫外却连活下去都难。这首诗很快在文人圈传开,传到太上皇耳朵里时,老人家脸色铁青:“这顾况,是嫌朕活得太久了?”

    没俩月,调令就下来了——顾况被贬去饶州(今江西上饶)当司户参军,管户籍的小官,比校书郎还憋屈。朋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