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六十五章 江南月珰:李贺客途里的清风缘 (第1/3页)
乌篷船边的惊鸿:明月绾就的初相遇
元和七年的江南,梅雨像扯不断的银线,把整个水乡泡得发潮。二十五岁的李贺披着件打了补丁的蓑衣,坐在乌篷船的船头,看着两岸的青石板路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这是他辞掉奉礼郎官职后,第一次离开北方,一路向南,像片被风吹走的落叶,不知道要飘向何方。
船行至乌镇时,雨终于停了。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河面镀上了一层金箔。李贺下了船,沿着河边的小巷漫无目的地走,听见一阵捣衣声,清脆的“砰砰”声,混着江南女子的软语,像颗石子,投进了他沉寂的心湖。
他循着声音望去,看见巷口的青石板上,坐着个穿蓝布衫的女子。她低着头捣衣,乌黑的头发被一根青丝带绾成发髻,耳边垂着两颗圆润的珍珠珰,随着捣衣的动作轻轻晃动。夕阳的光洒在她的侧脸上,把她的轮廓描得格外柔和,像水墨画里走出来的人。
李贺看得入了迷,脚步不自觉地停了下来。女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正好对上他的目光。她的眼睛像江南的湖水,清澈又带着点清冷,像极了昌谷夜晚的月亮。李贺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低下头,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小鹿——他从未见过这样气质的女子,清冷得像明月,又温柔得像清风。
“公子是外地来的吧?”女子的声音像刚沏好的碧螺春,带着淡淡的香。李贺抬起头,看见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赶紧说:“我……我从北方来,路过这里。”女子指了指旁边的石凳:“雨刚停,地上湿,公子要是不嫌弃,坐下来歇歇吧。”
那天他们聊了很久。李贺知道了女子就住在这巷子里,平日里靠捣衣、绣活为生;女子也知道了李贺是个诗人,因为仕途不顺,才来江南散心。女子说她最喜欢江南的月亮,清清爽爽的,能照进人的心里;李贺说他最喜欢昌谷的樱花,热热闹闹的,像青春的模样。
临走时,女子送给李贺一包她炒的碧螺春,说:“这茶能清心,公子烦心事多,喝了或许能舒服些。”李贺接过茶包,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触感像江南的溪水,让他心里一颤。他想对女子说点什么,比如约她下次一起看月亮,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一个穷困潦倒的失意人,有什么资格给她承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