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无岸 (第2/3页)
它散发出的意蕴,却截然相反。
彼岸之桥是“承载”,是“超脱”,是“融汇”,是“存在”的极致。
而这座虚无之桥,则是“消解”,是“归无”,是“寂灭”,是“不存在”的化身。
两座桥,一实一虚,一存一无,仿佛大道的一体两面,在这绝对的寂灭黑渊中,形成了某种诡异的对峙与…呼应。
张虎怔怔地“看着”这座由纯粹“无”构筑的桥梁,心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桥…还可以这样存在?
以“寂灭”为材,以“虚无”为基?
那它的“彼岸”,又是何处?难道是…彻底的“无”?
若我的彼岸之桥,最终指向的是某个“存在”的彼岸(超脱、永恒、自在等),那这座虚无之桥,指向的便是“存在”的反面——终极的寂灭与虚无?
那么,哪一个才是更“真实”的彼岸?
存在与虚无,哪一个才是大道的终点?
无数的疑问,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的道心。以往的所有认知,似乎都在这一刻被颠覆、被重构。
他不由自主地,开始以自己的大道去推演、去理解这座“虚无之桥”。
他的归墟之道,本就蕴含“终结”与“寂灭”的意蕴;诡道变幻莫测,亦贴近“无”之无常;吞噬之道,最终似乎也是将万物归于“无”;而融唯一,融汇的终点,难道不能是“无”吗?
“无”…并非简单的没有,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乃至…一种本源?
道德老祖要他“定彼岸”,可如果“彼岸”本身,就是“无岸”呢?
无忧老祖卜算出的机缘,并非某件实物,而是这座“虚无之桥”带来的启示?
一个前所未有的、疯狂而大胆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识海!
他的第五篇,为何一定要是“定”下一个具体的、存在的“彼岸”?
既然桥可渡万法,可融万我,为何不能…渡向“无”?融于“无”?
此篇,非“定彼岸”,而是…“无岸”!
承认彼岸的不可确定性,乃至最终彼岸可能就是“无”本身!让桥梁本身,具备“存在”与“不存在”两种特质,成为一种介于“有”与“无”之间的奇妙状态!
以此篇,应对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