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不中听的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不中听的话 (第3/3页)

近来行事过于急躁,犯了太多蠢。

    撒谎什么的都在其次,这种事总是难免的。可因为嫌他这个亲生父亲是商籍,便不许他出门见人,这就太过了些。

    更过分的是近日儿子竟然连话都不肯跟他说了,说是嫌他言语太过市侩粗俗,儿子怕自己听得多了,会在德州的文人雅士面前顺口说错了话。

    简直岂有此理!

    有个商籍父亲,难道还能比背负不孝之名更严重?

    当然,这都是小事。只要儿子能出人头地,做父亲的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可儿子近来干的都是些什么呀?!

    鲁家这门婚事很好,一定要争取到手,那薛家这边就得断得干净利落,不能有半点含糊!

    薛德诚只是死了,生前的人脉还在,把薛家得罪得太狠,儿子今后在文人圈子里如何做人?!春柳县固然是乡下地方,可春柳县的书生是会四处走动说话的!

    古书字画什么的,都是外物,顶多是拿来送礼罢了。若为了这点小利,就坏了名声,那就得不偿失了。哪怕事情只有春柳县的人知晓,可他们家又不是不回老家去了。

    石老大算计了大半辈子,才为自己挣下了一份体面的家私。县城的油坊、铺面和乡下的田庄,乃是他一生心血。若不是因为战乱,他是断然不会抛下家业,远走他乡的。将来仗打完了,他还想回去继续做他的土财主呢!

    儿子一心要在德州落户,顺便改换了他这个父亲的商籍。可改籍在春柳县老家也能做,他与县衙的人相熟,办事还更方便呢!从前不办,只不过是妻子不肯舍了娘家产业,他也舍不得油坊的丰厚利润罢了。

    若是儿子当真有了更好的前程,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何必非得离乡背井?就算要与薛家退婚,也没必要断了自己的后路!

    还有,要攀高枝儿,也是有讲究的。事情没办成之前,行事就得格外小心。

    他当年为了求娶油坊家的千金,费了多少功夫?差点儿做了上门女婿,才把人娶到手了。如今妻子娘家家业尽落入他手,他没做赘婿,妻子也顺从,心中说不出的称心如意。

    倘若当年他有半点沉不住气,又焉能有今日的光景?!

    儿子要走他的老路,也得沉得住气才行。人还没娶到手呢,怎能留下一堆小辫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