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风起苍西 67.书吏和狱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风起苍西 67.书吏和狱卒 (第2/3页)

    “大人,”县里主簿的声音响起:“二十万全瞒下来,这行吗?那上缴的税款怎么办?”

    县府之中,除了县令、县丞、县尉、推官还有学正这几位八品以上的官员外,最有权力的就是主簿和典史了,其中主簿大体上相当于县府的秘书长,而典史则是推官的助手,负责准备案件的所有材料、审查相关的证据、撰写判决文书和呈文、以及起草通缉令和安排捕快的任务等等,虽然这两个都是九品,但却都是实权,常能左右县府的决策和案件的判决结果。

    房奕青一听,心里咕咚一声。

    这次上缴的税款总额确实就是二十万多一些银币。

    官府之间的账目通常是以银币为结算单位,毕竟铜钱的单位实在是太少,而金币却又有些太大。

    二十万银币折合两千万文铜钱,算是一笔很大的款项了。毕竟,一个县级的官员每年的俸禄也就两三千枚银币而已。

    可是,现在听起来他们竟然是打算把这笔钱给瞒下来!瞒下来是要做什么?不用问必定就是要私分了。

    但是这么大一笔税款,瞒下来私分的话,怎么给郡府交待?

    这时,那郡丞的话为他释了疑:“两位可知,我家的客卿精通占算,他已经算出这河津县地界近日就要有大难,届时这笔税款不但不用上缴,还要留下来转为救灾款,甚至郡府还得再下拨一大笔救灾钱粮。”

    “大难?什么大难?这确实吗?”县丞迟疑道:“现下这时分不可能有旱灾更不可能有洪灾,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吧?”

    “天有不测风云!”郡丞道:“三天内就会有大难,届时局面不可想象,这个两位一定要相信本官。”

    另外两人没有出声,应该是在表示疑惑。

    “所以,这笔钱本官必须拿走十五万,等到救灾钱粮下拨之后,本官要拿走七成。”郡丞的声音再次响起。

    那两人依然没有出声。

    “这是家族长老的命令!”郡丞又道。

    “既然是这样,那么下官自当遵从。”县丞的声音响起。

    “既然说好了,那么本官就告辞了,回头咱们再具体商量。”郡丞的声音响起。

    “恭送大人!”那两人的声音响起。

    房奕青闻言急忙躲进了屋外的墙角阴影里。

    果然,就着昏暗的灯光,他看到一个人的背影径直走出了县丞的院门,从那背影看去,应该就是那位郡丞无疑。

    等到他的脚步声消失以后,屋里再度响起了主簿的声音:“徐兄,这剩下的五万可不够救灾啊。”

    被称为“徐兄”的县丞道:“救什么灾啊?这五万到时候咱们就分一分了。救灾的事情,既然苏氏敢拿,他们必定已经有了对策。”

    一阵压抑的笑声响起,随后屋里的灯光一灭,那两人也先后走出了屋子,朝向院门走去。

    回到自己的签押房之后,房奕青脸色铁青地坐下。

    在这个季节里,洪涝干旱的灾害都不可能,毕竟大河已经封冻,而冬季里就算不下雪旱情也要到了春季之后才能显现,至于蝗灾之类也不可能在这隆冬之时。说三天后就会有大难,他是不信的。

    那么,那位郡丞为何那么笃定地断言一定会有大难?

    难道他家那位客卿真的能掐会算?

    什么占卜算卦之类的把戏房奕青是不信的,但要说能预判天象、再根据天象来断定大河要决堤,房奕青也是不信。这到并非因为不能这样推断,而是因为正常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什么自然灾害的。

    按照去岁的整修、这河津历来最大的暴雨也不可能让大河决堤。

    除非是有什么人为的灾难?

    房奕青的脑子猛然一震!

    难道,这郡丞真的要派人来河津县制造一场人为的大灾难?

    房奕青知道这位郡丞这次身边跟了一位宗师境的法师,而宗师境的法师是有可能召唤出暴雨的,尤其是在这大河之畔制造洪灾不是没有可能,但却不可能是在这个季节。

    毕竟,法师虽然可以呼风唤雨,但一般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房奕青虽然本身并不是法师,但他的杂书读的很多,对于法师也并不是毫无所知。在他的认知里,法师一般也就是会玩火,能呼风唤雨、御风飞行,还善能一些轻举之术、太岳压顶之类的法术罢了。

    要说真的能给一县之地带来什么大灾,最大的可能就是制造瘟疫。

    瘟疫?

    难道他们是真的要在这河津县制造一场大瘟疫?

    难道,就为了这区区二十万银币,他竟然敢做这种拿河津县数十万人的生命安全不当回事的、天怒人怨的恶行?

    既然这河津县已经是要面临毁灭性的灾难,那么至少这些知情之人必然还要有所动作、以便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所以想来这县丞和主簿还会做些什么吧?

    但他们能做什么呢?

    搬家?

    要知道,一旦真的有瘟疫流行开来,可不是说你是官员就能独善其身的,所以提前搬家拨开是避难的最佳选择。

    当然,他们自己未必会离开,毕竟都是在册的官员,在面临大灾的时候独自逃走,回头朝廷追究下来可免不了罪责。

    那么至少先把家人都送走。

    然后呢,就是尽量趁着大难到来之际多多搜刮,反正不久后很多居民都会死于非命,他们的家财留着也是白费了。

    不过,官税皇粮都是有定额的,尽管地方官府层层加码,但现在也是到了极限,很难再加了,就算硬加也很难收得上来。

    那么就只有利用帮会来加收保护费了!

    县里的帮会之所以能横行一方,未必真的是因为他们能打,而是因为官府的容许和背后的支撑,所以任何帮会都会向地方的实权官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贡,做不到这一点,这个帮会连一天都无法存在。

    一般来说,城里的居民肯定是要比乡村里的农夫有钱了一些,而乡里最有钱的就是那些乡绅了。保护费是针对城里的工商户的,乡绅的话就没有办法了。不过,真要搜刮的话,也未必就没有办法,比如可以事先头颅消息,然后这些乡绅就一定会带着细软和家眷逃离躲避,不过他们却是未必真能逃得出去。要知道,在这中州一带,目前最不缺乏的就是盗匪贼人,而据房奕青所知,县里的一些官员跟周围山上的土匪多少都有一些关系,届时让那些土匪拦路抢劫,那些乡绅的钱财自然也都会被再次聚拢。

    至于大灾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