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7 施工进度表的革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57 施工进度表的革命 (第2/3页)

施工。你们这是拿安全当儿戏!”

    主控室里一片安静。技术人员停下手里的活,目光来回在两人之间游移。

    陈帆没争辩,而是调出全息投影。地下结构层缓缓浮现,不同颜色代表当前各区域的水压、土层稳定性和钢筋密度。一条蓝色曲线沿着预定浇筑路径延伸,到中途突然断裂,旁边跳出警告:**预计两小时内形成积水坑,混凝土入模质量无法保证**。

    他又切到另一组数据——来自现场十二个监测点的实时反馈,显示B区西段地下水流动速度比设计标准快2.3倍,若按原计划施工,极可能造成夹渣和强度不足。

    “您说得对,规范不能破。”陈帆指着投影,“但我们面对的不是标准情况。雨量超预期,排水系统负荷已达极限。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按图纸浇,三天后拆掉重做;要么跳开高危区,保住整体工期。”

    监理盯着屏幕,眉头锁死。他知道眼前这些数据不是编的,可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他,任何偏离流程的操作都可能埋下隐患。

    “你们算得再准,也是机器在算。”他声音低了些,“出了事,谁签字?谁担责?”

    “我签。”陈帆看着他,“如果因为坚持错误顺序导致质量问题,责任由我承担。但如果因循守旧造成延误和返工,您也得负责。”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下来。监理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技术组长适时补充:“我们不是推翻流程,而是用数据重排优先级。所有工序仍符合验收标准,只是执行顺序变了。系统已生成新的安全交底文件,每一步都有记录可追溯。”

    沉默持续了将近三分钟。

    最终,监理点了点头:“试六小时。如果监测数据异常,立刻停工。”

    “明白。”陈帆立即下令,“通知施工队,B区东段准备浇筑,C区钢筋班组转至南侧支模,D区暂停作业。”

    指令发出后,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工单,推送到各班组长手机端。人员调配模块同步运行,根据工人技能等级和当前位置重新规划动线,避免交叉冲突。两名原本拒绝上岗的班组长在看到新任务附带的安全说明和补偿方案后,陆续回复“收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五点十七分,第一辆混凝土罐车穿过雨幕驶入工地大门。车载GPS信号接入系统,自动校准卸料位置。泵车就位,振捣棒启动,监控画面中,灰白色的浆料缓缓注入模板。

    主控屏上的进度条开始移动。原本停滞的“地基浇筑”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