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1 布局地产版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51 布局地产版图 (第3/3页)

涨2.4%,而交通枢纽周边则放大至3.7%。

    “这是桥梁。”他说,“先把宏观经济增长作为中介变量,建立起‘经济热度→人口流入→交通压力→土地溢价’的间接链路。等系统跑通这条路,再逐步替换更精细的底层数据。”

    他授权开启“多维权重测试模块”,将“交通可达性”设为初始最高优先级,其次是“教育资源覆盖半径”和“产业聚集指数”。

    新一轮运算启动。

    十分钟后的输出结果显示,在五道口、望京、亦庄三个候选区域中,五道口以综合评分86.4分位列第一。关键加分项正是即将交汇的三条轨道线路,以及周边密集的科研机构布局。

    “系统认了。”李航看着结果,“但它还没真正理解城市是怎么运转的。它只是学会了怎么套公式。”

    “所有认知都从模仿开始。”陈帆打开文档编辑器,开始撰写第一份《地块潜力初筛报告》。标题下方写着:“基于跨域数据融合的城市发展空间预判——以北京五道口为例”。

    打印机嗡嗡响起,纸张缓缓吐出。

    他拿起那份还带着余温的报告,目光再次落在主屏上那个闪烁的红点。

    “我们以前做的,是顺着市场的浪走。现在要做的,是看清水底下哪块石头会被冲上来。”

    周婷已经开始整理专项基金的合规申报材料,同时设置新的数据清洗规则,确保后续采集的政府文件能被系统正确解析。李航则重新检查资金调拨路径,确认每一笔流转都符合跨境监管要求。

    没有人再质疑这个方向。

    但他们都知道,真正的难题才刚开始。

    系统虽然锁定了目标区域,但在最后一次数据同步时,弹出了一条风险提示:

    【政策风向模糊度上升:近期规划文本中“优先发展”类表述减少,“研究论证”“视情况推进”类措辞增加,建议延长观察周期】

    这条警告没有被忽略。

    陈帆把它复制进了报告附录,标注为“首要不确定性因素”。

    他正准备下令暂停下一步实地勘察计划时,主控台左侧的辅助屏突然跳出一条更新:

    北京市交通委官网,凌晨四点十二分,上传了一份《轨道交通线网优化研讨会纪要(内部参考)》的PDF文件,未设访问权限。

    文件第十七页提到:“鉴于五道口片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是否调整13号线东延终点站,需进一步评估。”

    陈帆盯着那句话看了两秒,然后对李航说:

    “通知技术组,把这份文件加入深度语义分析队列。我要知道,‘地质条件复杂’是真问题,还是拖时间的借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