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运筹帷幄与代价的权衡 (第2/3页)
虚空中一点:“另外一个可以快速掌控的位置,是区委办公室主任!这是区委的大管家,是你行使权力的枢纽和耳目!这个位置必须牢牢抓在自己人手里!你到任后,要尽快物色可靠人选,或者从市里、省里协调信得过的人下去,争取在第一次人事调整中就拿下这个关键岗位。这样,你手里就至少有了明确的三票:你自己、区纪委书记、区委办公室主任。再加上孙连城的‘事实弃权’,你在常委会里就拥有了相对的主导权,足以推动很多事情的开展。”
白景文一边记录,一边快速消化着这些极其关键的信息,心中对即将面对的复杂局面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初步的应对策略。
这时,沙瑞金接过了话题,他的语气比田国富更加深沉,带着一种居于更高层面的考量:“国富同志的分析很到位。景文,你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尽快打开局面。但是,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如果……我是说如果,你到了之后,发现孙连城这个‘中间派’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受到了李达康的强力胁迫或者开出了他无法拒绝的条件,转而明确站在我们的对立面,给你造成了巨大的、难以逾越的阻力,导致工作完全无法推动……”
沙瑞金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权衡某个重大的决定,然后才缓缓说道:“到了那一步,你可以尝试跟他谈一谈。他不是嫌弃李达康只会让下属背黑锅,想要一个安稳的环境吗?我们可以给他。我可以跟宁省长商量,把他调离光明区这个是非之地,安排到一个相对清闲、责任小、但级别待遇不变的政府职位上去。我想,这应该也是他内心所期望的。”
白景文和田国富都明白,沙瑞金这番话,等于是给出了一个最后的备用方案——如果无法争取或者利用孙连城,那就想办法把他“送走”,搬开这块绊脚石。
然而,沙瑞金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语气格外凝重:“不过,景文,你要记住,这是最后的手段,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动用。”
白景文郑重地点了点头:“书记,我明白!”
他嘴上说着明白,心中却如同明镜一般,完全清楚沙瑞金这句叮嘱背后那沉甸甸的、甚至有些残酷的代价。
调离一个副厅级干部,在平时对于一位省委书记来说,或许并非难事,无非是利益交换和岗位平衡。但此刻,情况截然不同!
孙连城并非犯了错误的干部,相反,他经济清白,能力尚可,只是政治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