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请大家畅所欲言! (第2/3页)
心组织、程序严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体现。
但在座的哪位不是历经沉浮、深谙机关之道的干部?
谁都明白,“畅所欲言”的背后,往往关联着微妙的权力平衡、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难以言说的利害考量。
真正的“批评”刀锋,绝非轻易可以示人,尤其是在一把手主持的会议上。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
墙上的电子钟无声地跳动着数字,每一次变化都像一次小小的敲击,落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记录员林夕的笔尖悬在纸页上方,迟迟没有落下,留下一个等待填充的空白。
江昭宁面色沉静,目光平和地扫过全场,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当然预料到可能会出现冷场,这种“集体失语症”在某些场合几乎是常态。
但他今天决心要打破这层坚冰,要让这个传统真正发挥点作用,哪怕只是溅起一点水花,也好过一潭死水。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斜对面那个一直微低着头,仿佛在研究桌上木纹纹理的中年男子身上。
“海峰同志,”江昭宁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向性,“你是纪委书记,你主责就是正己正人。”
“肩负着维护纪律、监督干部的重任。”
“这个头,还是你来带吧。”
“给大家打个样,嗯?”
他扫过全场,目光所及,常委们纷纷垂眼,或拿起茶杯掩饰性地轻啜,或心不在焉地翻动那根本没写几字的笔记本——无人敢与书记的目光对接,也无人敢轻易点头附和。
但每个人绷紧的神经却都凝注在王海峰脸上。
被点名的王海峰像是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猛地抬起头,脸上瞬间涌起一片显而易见的潮红。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嘴唇嗫嚅了几下,喉结上下滚动,却没能立刻发出清晰的声音。
“我……我……”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眼神慌乱地瞟了一眼江昭宁,又迅速垂下,盯着面前的笔记本,好像那上面突然显现出能救命的答案。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让纪委书记第一个向书记提意见?
这本身就充满了耐人寻味的信号。
几位常委不约而同地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在王海峰和江昭宁之间隐秘地逡巡。
周明清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眼神却透过氤氲的热气密切关注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