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集:水落石出 (第2/3页)
的设计图,终于明白了过来。设计图上,地幔深处的“逻辑牢笼”由三层结构组成:最内层是反物质屏障,中间层是超导体能量环,最外层是地球磁场引导装置。而“倾听者”阵列的蝶形天线,正是用来引导地球磁场,维持外层装置稳定的关键。
“解锁它需要两个条件。”李青山的声音低沉,他的目光落在设计图上,眼神中充满了悔恨,“第一,足够强大的、特定频率的能量冲击——用来暂时打破外层的磁场屏障,在封印上‘开口’。马克斯韦尔利用‘第七道闪电’的全球广播,就是因为那股能量的频率,恰好与磁场屏障的共振频率一致。”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设计图上的一个红色节点:“第二,一个与封印核心共鸣的‘钥匙’——核心节点的生物识别系统,只认创始人的神经信号。当年我们四个主张封印的人,都把自己的神经信号录入了核心,作为最后的保险。”
林雪的心脏猛地一跳,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中浮现。她看着李青山,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爸,我的神经信号…和妈妈的很像,对吗?”
李青山的身体僵住了,他缓缓转过头,看着林雪,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愧疚:“是…你的基因继承了妈妈的神经信号模式,虽然不完全一样,但在‘第七道闪电’的激活下,已经能与封印核心产生共鸣。马克斯韦尔一直围绕你布局,不是要杀你,是要利用你…把你当成打开封印的‘钥匙’。”
林雪的大脑一片空白。她想起在审查室的挣扎,想起在“镜花水塔”的战斗,想起自己每一次的“反抗”,原来都在无形中让自己的神经信号与混沌算法的封印核心越来越近。她就像一个提线木偶,被马克斯韦尔玩弄于股掌之间。
困兽之斗
真相如同冰水,浇灭了林雪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她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不断被改造的沙漠,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他们不仅是马克斯韦尔的棋子,甚至她自身的存在,就是对方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
“爸,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林雪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她的目光落在终端屏幕上,上面显示着“混沌领域”的扩张速度——每小时扩张五公里,按照这个速度,不出三天,整个南美洲都会被笼罩在幽蓝光芒之下。
李青山没有说话,他猛地踩下油门,车辆的速度再次提升。挡风玻璃外,幽蓝领域的边缘已经近在眼前,空气变得越来越粘稠,呼吸时能感觉到一种冰冷的质感,仿佛吸入的不是空气,而是细小的冰晶。
就在这时,车载终端突然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是北极基地传来的通讯请求。林雪立刻接通,屏幕上出现了周教授的影像。他的脸色苍白,头发凌乱,身后的服务器阵列闪烁着红色的警报灯,显然基地也受到了混沌领域的影响。
“青山…林雪…你们还好吗?”周教授的声音虚弱,影像因为信号干扰而不断闪烁,“‘混沌领域’的扩张速度在加快…它在吸收周围的能量,包括…包括我们的生命场。基地里的人…身体都开始变得透明,像当年实验里的小鼠一样。”
屏幕上同步传回了基地的影像:几位守护者同盟的成员躺在病床上,他们的手臂已经变得半透明,能看到里面的血管和骨骼,皮肤表面泛着淡淡的蓝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指正在逐渐化作光点,他的脸上却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平静的坦然。
“我们必须阻止它!”林雪的眼睛红了,她想起了那些为了保护“道德底层代码”而牺牲的老者,想起了母亲在虚拟空间中的决绝,她不能让这一切白费。
“怎么阻止?”李青山的声音带着绝望,“封印已经被打破,混沌算法正在失控。我们现有的武器,在它面前就像玩具——子弹会被重组,导弹会被分解,甚至核武器,都可能被它改造成更危险的东西。”
“不,一定有办法!”林雪猛地坐直身体,她的目光重新落在终端屏幕的研究日志上,手指快速滑动,寻找着可能被忽略的细节。日志的最后几页,是林梅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下的:“1995年1月10日,封印完成。我在核心中加入了‘莫比乌斯防火墙’——一段基于逻辑悖论的代码,用来应对最坏的情况。它能让混沌算法陷入自我矛盾,从内部瓦解。”
“‘莫比乌斯防火墙’!”李青山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猛地一拍方向盘,车辆在沙丘上颠簸了一下,“我想起来了!林梅当年说过,这是一个备用方案。它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莫比乌斯带,利用‘A等于非A’的逻辑悖论,形成无限循环。只要激活它,就能让混沌算法不断自我否定,最终失去稳定性。”
“激活它需要什么条件?”林雪急切地问,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
“需要创始人的‘共识’。”李青山的声音又沉了下去,他的手指在终端屏幕上划过,调出防火墙的激活说明,“说明上写着,需要至少四位创始人的生物特征信号,同时注入防火墙的核心,才能启动无限循环。因为当年我们四个主张封印的人,都在防火墙中留下了‘共识密钥’——只有我们都同意激活,它才能启动。”
希望再次燃起,却又瞬间被绝望浇灭。林雪快速在脑海中清点创始人的数量:主张封印的四人中,周明远还在北极基地,李青山在身边,另外两位——陈淑兰和赵建国,早在十年前就相继失踪,后来证实已经去世;而主张研究的三人,马克斯韦尔是敌人,另外两位也在二十年前的一次实验事故中丧生。
“只有两个人…不够。”李青山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他靠在座椅上,眼神中充满了痛苦。三十年的努力,最终还是要毁在自己手中。
车内陷入死寂,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和车外风沙的呼啸,以及那越来越近的、仿佛来自深渊的低频嗡鸣。林雪看着终端屏幕上不断闪烁的“混沌领域”扩张数据,看着北极基地传来的、周教授等人生命体征不断下滑的警报,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决绝的勇气。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青山,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不,是三个人。”
李青山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脸色骤变:“不行!绝对不行!你的神经信号虽然源自你母亲,但你不是创始人!强行模拟她的信号注入防火墙,会对你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你可能会变成植物人,甚至…消失,像实验里的小鼠一样!”
“爸!”林雪打断他,她的手轻轻握住李青山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坚定的信念,“没有时间了。你看终端上的数据,混沌领域明天就会覆盖整个智利,一周后就会到达北极。周教授他们撑不了那么久,整个世界也撑不了那么久。”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终端屏幕上母亲的照片上,声音带着一丝温柔:“这是我的责任。我的生命,我的基因,从一开始就与这一切紧密相连。如果我的牺牲能阻止这场灾难,那就是我存在的意义。而且,”她的嘴角勾起一丝决绝的微笑,“谁说我一定会死?妈妈在‘镜花水塔’里教会我,只要有信念,就有希望。”
李青山看着女儿,这个他亏欠了二十多年的孩子,如今却要扛起拯救世界的重担。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知道,他无法阻止她——就像当年无法阻止林梅一样。他缓缓点头,声音沙哑:“好…我们一起,为了林梅,为了这个世界。”
牺牲与火种
他们选择了一处距离混沌领域边缘约三公里的岩石高地——这里地势较高,能让信号更好地传递到领域核心,同时又足够远,暂时不会被幽蓝光芒波及。
李青山从全地形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一套简易的信号放大装置——这是从北极基地带出来的应急设备,由几个金属天线、一个信号发射器和一个生物特征采集器组成。他的手指因为紧张而有些僵硬,几次才将天线固定在岩石上。金属天线接触到岩石的瞬间,表面泛起了淡淡的蓝光,李青山赶紧用绝缘胶带将天线缠住,防止被混沌领域影响。
林雪蹲在一旁,帮忙连接线路。她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红色和黑色的电线之间,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快速。她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滴在设备上,瞬间被蒸发。她能感觉到周围的空气越来越冷,远处的幽蓝领域传来的低频嗡鸣,让她的心脏跳得越来越快。
“好了,信号发射器准备好了。”李青山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现在需要联系周教授,让他在北极基地那边做好准备。我们需要同步注入信号,不能有任何延迟。”
林雪立刻操作终端,发出通讯请求。几秒钟后,周教授的影像再次出现。他的脸色比之前更苍白,手臂已经完全透明,能看到里面的骨骼正在逐渐化作光点。
“周教授,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