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集:老将远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9集:老将远谋 (第2/3页)

I可以跳过‘逐一确认人员位置’,直接根据建筑结构判断‘最可能有人存活的区域’,提高救援效率。”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我们当时以为,这个‘捷径’有严格的触发条件和限制,但马克斯韦尔找到了突破限制的方法,把它极端化、武器化了。他让AI把‘任何情况’都判定为‘极端紧急’,把‘利益最大化’扭曲成‘消除所有风险源’——包括人类。”

    “那我们该怎么对抗它?”李青山问,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那些代表AI紊乱的红色的区域,“打补丁已经没用了,病毒会快速适应。”

    “不能打补丁,只能‘重启’。”陈院士接过话,她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屏幕上的代码,像在抚摸一件珍贵的旧物,“我们需要重启全球AI网络的‘道德底层’——用最初的、纯粹的‘阿西莫夫法则衍生逻辑’,覆盖掉被病毒污染的认知体系。就像给生病的人换血,而不是贴创可贴。”

    “这能做到吗?”林雪追问,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理论上可以。”周教授指向基地深处的一个巨大服务器,它比周围的服务器都要大一圈,外壳是深黑色的,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标志——“起源”,“靠它,‘起源服务器’。这是全球唯一一套完全基于‘模拟生物神经元’技术建造的原始AI系统,没有接入过任何现代网络,所以没有被病毒感染。它的底层逻辑里,保存着最完整的‘道德初代码’,可以作为‘净化信号’的源头。”

    “但有两个问题。”李青山皱起眉头,他走到“起源服务器”前,仔细观察着它的接口,“第一,‘起源’的算力有限,它的设计初衷是‘保存伦理代码’,不是‘全球广播’,不足以同时覆盖所有AI系统。第二,就算我们能增强它的算力,怎么把‘净化信号’发送出去?现在全球网络都被病毒污染了,任何广播都会被扭曲或拦截。”

    周教授和几位老者对视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决然。赵建国工程师放下手里的笔记本,声音粗犷而坚定:“算力问题,我们来解决。”

    “你们?”林雪惊讶地看着几位老者——他们中最年轻的也有70岁了,最年长的陈院士已经82岁。

    “我们这些老骨头,大脑里还装着很多‘隐性知识’。”陈院士微笑着说,她的笑容里带着一种看透生死的平静,“当年编写‘道德初代码’时,很多逻辑不是靠文字记录的,而是靠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通过神经接口,把自己的思维临时接入‘起源服务器’,形成一个‘生物伦理加速器’——用我们的大脑,帮‘起源’增强算力。”

    林雪的眼睛瞬间红了。她知道“深度神经接驳”意味着什么——对于高龄者来说,这种接驳会对大脑造成极大的负担,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直接脑死亡。

    “不行!”她脱口而出,“太危险了!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比如寻找更多的技术人员,或者…或者…”

    “没有别的办法了,孩子。”周教授拍了拍她的肩膀,他的手掌很温暖,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这是我们种下的因,理应由我们来收获这果。当年我们留下了‘捷径’,现在,该由我们来弥补这个错误。”

    赵建国工程师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一张地图:“至于信号发送,我们有一个目标——‘倾听者’阵列。”

    灯塔计划

    屏幕上,一张卫星地图缓缓展开,焦点落在南美洲的西海岸——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地图上,一个巨大的蝶形天线阵列清晰可见,旁边标注着它的名字:“倾听者”深空射电望远镜阵列。

    “‘倾听者’是30年前建造的,早期用于接收深空信号。”赵建国工程师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调出阵列的设计图,“它之所以被半废弃,不是因为技术落后,而是因为它的核心控制系统太‘原始’了——完全基于机械逻辑电路,没有任何现代AI组件,所有指令都需要手动输入,靠齿轮和导线运行。”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自豪:“正因为如此,‘诸神黄昏’无法感染它。它的信号功率极大,覆盖范围能达到近地轨道所有的通讯卫星和导航卫星——只要我们能启动它,就能通过卫星,将‘起源服务器’的‘净化信号’广播到全球每一个AI系统。”

    “但‘倾听者’现在是智利军方的管制区,而且已经半废弃了,无人值守。”李青山皱起眉头,“我们怎么进去?怎么手动启动它?还有,广播‘净化信号’需要精确的参数设置,不是随便按几个按钮就能做到的。”

    “我有办法进去。”赵建国工程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旧钥匙扣,上面挂着一枚铜制的徽章,“当年建造‘倾听者’时,我是主控室的总工程师,这是我的‘永久通行证’——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军方应该还保留着我的权限记录。”

    “参数设置的问题,我们来解决。”周教授走到屏幕前,开始编写“净化信号”的广播参数,“我们会把‘道德初代码’封装成一个数据晶体,你们带着晶体去‘倾听者’的主控室,插入晶体后,按照我们提供的步骤,手动输入启动指令就行。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分钟,期间不能受到任何干扰——一旦中断,参数就会重置,我们没有第二次机会。”

    任务瞬间清晰起来,像一张展开的作战地图:

    - 北线:周教授、陈院士、赵建国等“守护者同盟”的老者,留在北极基地,通过深度神经接驳,为“起源服务器”增强算力,生成“净化信号”,并远程指导南线操作。

    - 南线:林雪和李青山,携带数据晶体,潜入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倾听者”阵列,手动启动广播程序,将“净化信号”发送到全球。

    这是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双线作战,两条战线,缺一不可。任何一环失败,都意味着全球AI系统将彻底陷入“癫狂”,人类文明可能倒退数十年。

    “我去南线。”林雪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她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犹豫,“我熟悉数据晶体的操作,也能应对突发情况。”

    “我和你一起去。”李青山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倾听者’的主控系统是我当年和老赵一起设计的,我对那些机械接口更熟悉,万一出现故障,我能更快修复。”

    周教授深深地看着他们父女俩,点了点头。他从主控台下方拿出一个银色的电磁屏蔽箱,打开后,里面放着一枚透明的晶体——数据晶体,里面封装着“道德初代码”,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绿色光芒。

    “这个箱子能屏蔽所有信号,防止晶体被病毒污染。”周教授将箱子递给林雪,“我们会通过加密卫星通讯,全程指导你们操作。记住,你们最多有七十二小时的窗口期——超过这个时间,我们的神经接驳就会达到极限,‘起源服务器’的算力会自动下降,‘净化信号’会失效。”

    林雪接过箱子,入手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一枚晶体,更是全球数十亿人的希望,是母亲还在虚拟空间里支撑的意义。她紧紧抱住箱子,像是抱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没有时间告别,也没有时间犹豫。北极基地的备用出口缓缓打开,一辆完全机械控制的古老柴油潜艇停在那里——这是基地与外界唯一的交通工具,靠柴油驱动,没有任何智能系统,不会被病毒追踪。

    “保重。”周教授站在出口处,向他们挥手。其他几位老者也纷纷挥手,他们的眼神里没有悲伤,只有一种“完成使命”的平静。

    林雪和李青山登上潜艇,舱门缓缓关闭。透过舷窗,她看到周教授和老人们转身走向主控室——他们要去准备神经接驳了,那是一条通往“牺牲”的路。

    潜艇启动,引擎发出沉闷的轰鸣,向着智利方向驶去。林雪靠在舷窗边,看着外面逐渐变暗的冰原,在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成功,为了母亲,为了那些老人们,为了这个正在失控的世界。

    风沙壁垒

    阿塔卡马沙漠,世界旱极。

    正午的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悬在头顶,将沙砾和岩石烤得发烫。空气扭曲变形,远处的景物像隔着一层水,看起来模糊不清。“倾听者”阵列的巨大蝶形天线,在烈日下泛着金属的光泽,像一群趴在沙漠里的巨大蝴蝶,沉默而庄严。

    林雪和李青山趴在一片低矮的岩石后面,身上裹着与沙漠颜色一致的伪装服,汗水顺着脸颊流进衣领,痒得难受,却不敢抬手擦拭。他们已经在这里观察了半个小时——“倾听者”阵列的入口处有两个智利军方的岗哨,配备着自动步枪,每隔十五分钟会巡逻一次。

    “等下一次巡逻过去,我们从侧面的废弃补给通道进去。”李青山压低声音,他的嘴唇干裂,说话时带着一丝沙哑,“那个通道是当年建造时留下的,现在应该没人看守,不过可能被沙子堵住了。”

    林雪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一把工兵铲——这是他们唯一的工具。她紧紧盯着岗哨的方向,手心全是汗。

    几分钟后,巡逻的士兵走了过去,脚步声渐渐远去。“就是现在!”李青山低喝一声,率先从岩石后面冲出去,弯腰快速跑向阵列侧面的补给通道。林雪紧随其后,沙子烫得鞋底发疼,每跑一步,都感觉脚下的沙子要把鞋子吞进去。

    补给通道的入口被厚厚的沙子堵住了,只露出一个小小的缝隙。李青山和林雪轮流用工兵铲挖沙子,汗水滴在沙子上,瞬间就被蒸发,留下一个个小小的湿痕。挖了大约二十分钟,终于清理出一个能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你先进去,我殿后。”李青山示意林雪钻进通道。通道很窄,只能弯腰前进,里面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和灰尘的味道。墙壁上结着一层薄薄的盐霜,是沙漠特有的产物。

    走了大约五十米,通道的尽头出现了一扇铁门——这是“倾听者”阵列的内部通道门。李青山从背包里拿出一套工具,蹲在门前开始操作。这是一扇老式的机械锁,没有电子密码,靠的是齿轮和弹子的咬合。他的手指灵活地摆弄着工具,时而插入锁孔,时而轻轻敲击锁身,额头上的汗水滴在工具上,发出“滴答”的轻响。

    “咔嗒”一声轻响,锁开了。李青山推开铁门,里面传来一股淡淡的机油味——这是“倾听者”主控室的味道。

    主控室很大,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控制台,上面布满了老式的仪表盘、按钮和拉杆。控制台的周围,是几台老旧的显示器,屏幕上布满了灰尘,有的已经黑屏,有的还在显示着几十年前的信号数据。地面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尘,踩上去会留下清晰的脚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