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茶馆 (第2/3页)
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都看了两遍啦。”
她身边坐着的中年,笑着道:“报纸上不是刊登了么,就是为了让你们明白,世界上并非都是美好,我像你这么大的年纪,连一条完好的裤子都没呢。”
“那时候想要吃肉,砍竹子跑去镇上卖,半年都难得沾荤腥。”
“从村里头到街上,天不亮就出发,要走到中午十一点钟。”
“如果不是我去当了兵,复原回来有了工作,农村里的艰苦,你一样要经历。”
“这书里的苦难,只是时代的缩影。”
“所以才有间谍想要策反陈作家,以为这位作家是对国家不满,却没想到,把自己搭了进去。”
颜洛丹点了点头:“陈作家真的好厉害啊,他是怎么发现那个记者是间谍的呀?”
坐在她对面的余成光就笑道:“细节决定成败,小诡子还是有些大意了,不过以后咱们的斗争会更加艰巨,他们会潜伏得更加深沉。”
“我们国家如今依然没有脱离贫困,那些狗东西亡我之心不死。”
“想要从内部来破坏我们的团结。”
于是,就连过道旁边的一个胖子也参加讨论,说着他爷爷当年就是抗战的一员,还是战斗英雄呢,提起小诡子就气得想要杀人。
车厢里,随着列车的停靠,不停的有人上下,渐渐的变得热闹起来。
打牌的,推着小车卖零食的,还有嚷着要去南边赚大钱的。
陈渊和他老爸对面坐着两个老年人,带着一个背篼,里面装着干菜和几只鸡,还有不少的鸡蛋。
味道虽然有些难闻,但是在这年代必须得适应。
对面那老太太,皮肤黝黑,犹如枯树般干巴巴的,她和善的笑着:“不好意思啊,有点挡事了。”
那老爷子,把背篼使劲儿的往他那边扯着。
其实,这车上的农户特别多,有的坐两站就下车,为的就是把自家的蔬菜卖掉,等下午另一班车回返的时候坐上。
也有弄了小吃的,比如一些鸡蛋,馒头之类。
陈昌骏摆手道:“没得没得,你们两位是去进城卖菜啊?”
老太太咧嘴笑着:“我们去看看小孙孙,我们儿子在利州安了家,平时也没有空,我们就把自己屋头的东西给他们带过去。”
陈昌骏赞叹道:“那你们儿子能干嘞。”
“我女子在利州读中专,我和老大就过去看看她。”
于是,就这么攀谈起来,各自拿出自己的食物招待对方,快到中午的时候,列车到达了利州站,帮老人家把背篼给拿下火车,这才挥手告别。
陈渊提着旅行包,而他老爸就背着帆布包,犹如去南方的打工仔。
如今凤凰楼还在修建,还未成为后世的地标性建筑。
嘉陵江浩浩荡荡,来往船只不绝。
在锦绣中专对面找了家小餐馆,父子俩随便吃了点儿,这才趁着下课时间,请了一位同学去把锦绣喊到门口来。
看到自家大哥和老爸,锦绣显得可开心了。
“哥,老汉,你们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