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设计赛投稿 (第3/3页)
自一位历史系的博士生。他设计的“常服”系列,灵感源自宋代士人的“襕衫”,廓形宽松飘逸,却在袖口、领口等处加入了现代的几何分割线条,整套设计古朴雅致。
第二份设计稿,是一套“礼服”,作者是一位在苏州从事苏绣工作的年轻绣娘。她将传统的“双面三异绣”工艺发挥到极致,设计了一件名为《星河入梦》的礼服。礼服外层是深邃的墨蓝色,用银线绣出周天星辰图,内层则是灿烂的金色,用金线绣出山川地理图。行走之间,内外两层光影交错,仿佛将整个宇宙披在身上。
……
类似的投稿,成千上万。
西方媒体的论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最开始,他们还在嘲笑这场“全民狂欢”的业余和混乱。
但当越来越多惊才绝艳的设计稿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出去后,嘲笑声渐渐消失了。
一家以深度报道著称的科技媒体《连线》,刊登了一篇名为《设计觉醒:一场校服大赛如何成为世界最大的开源创造项目》的文章。
文章指出,华夏正利用其独特的文化凝聚力和庞大的民间智慧,完成一次“自下而上”的文化范式革命。
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当我们还在争论一件衣服的下摆应该长一厘米还是短一厘米时,东方的一群人,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将整个宇宙穿在身上了。或许,我们真的已经身处旧世界而不自知。”
这篇报道,标志着西方舆论风向的彻底转变。
嘲讽,变成了惊叹;轻视,变成了警惕。
浮云山,导师公寓。
雅各布的指尖悬停在虚拟屏幕的“提交”按钮上,迟迟没有落下。
加密通讯器里,将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催促,“雅各布,你在犹豫什么?亚莉克希亚·陈已经提交了她的作品,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现在,正是你以‘官方导师’身份入场,分化舆论,引导审美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