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二章 北海道渔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二章 北海道渔场 (第2/3页)

站在码头入口的白炎章,也掐灭了香烟,迎着风雨,裹紧风衣,竖起高领,朝出口疾步走去。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倭奴帝国就是一个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在内,再加上风暴结束后使用武装暴力手段不断的扩张领土,周边的岛屿多达近万个,可无论倭国内阁再怎样下达填海造陆的指令,该国的土地面积却始终停滞在上世纪。

    但就是这样一个还没有上京本市大的弹丸之地,却拥有着世界第一大渔场。

    北海道渔场,由于地处该国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使海水发生扰动,所以上泛的海水会无形中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由于这些原因形成大的渔场。

    身为世界四大渔场中的黄金渔场,这里水下内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且水温适宜,遂盛产鱼类,成了很多大型海洋生物的水下乐园。

    “世界第一大渔场”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北海道附近的海水难能可贵的未受污染,要知道,在风暴战争末期,美利坚帝国为了加速战争进程并抑制苏俄帝国,不惜向倭奴帝国投下了那个时代也是迄今为止仍无法被超越的毁灭性武器――原子弹,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广岛原子弹事件。

    还有上世纪初,那起由地震引发的重大核泄露事故,在倭国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倭奴帝国内阁会出面承认,大地震中受损的机组反应堆正存在高温核燃料泄漏事故,且面临着遭遇外部氢气爆炸的风险,在此次历史事件中,先后共有近达三十万倭国公民被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福岛核电站事故结束后,曾有倭国的研究专家指出,此次事故对倭奴本国以及包括华夏国在内周边国家地区的生态危害性堪比风暴战争末期广岛原子弹事件的四百倍!

    由此可见,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