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 (第2/3页)
厚的楼盘宣传册和防水帆布包。
“乡下和城里发传单不一样。”陈主管递给她一双劳保手套和一双厚底雨鞋,“穿上,田埂上露水重。”
苏予锦默默换鞋,发现主管自己也穿着一身轻便的运动装,完全不像平时在店里那个穿着高跟鞋、妆容精致的女强人。
车驶出城区,水泥路渐渐变成柏油路,最后是碎石路。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穗低垂,泛着金黄。苏予锦摇下车窗,闻到泥土和稻草的清香。
“很意外?”陈主管瞥了她一眼,“觉得发传单很低级?”苏予锦老实点头:“有点。”
“记住,乡下的客户最实在。”陈主管说,“他们可能一辈子就买这一套房,要看你的诚意。”
第一站是清水镇的早市。正值赶集日,街上人头攒动。陈经理把车停在市场外,从后备箱搬出两个折叠桌。
“你守东边,我守西边。”主管利落地支起易拉宝,“记住,见人就笑,被拒绝了也别垮脸。”
苏予锦站在桌子后,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第一个小时,她手足无措。递出去的传单大多被无视,有人接过去随手就扔在地上。有次她追着一个大妈想多介绍两句,对方不耐烦地摆手:“没钱买房!”
临近中午,太阳毒辣起来。苏予锦的衬衫后背湿了一大片,嗓子也开始发干。她数了数,一上午只发出不到一百份传单。
这时主管走过来,递给她一瓶矿泉水:“看你发传单的样子,太僵硬了。”
她示范给苏予锦看:不是机械地递出传单,而是先观察。看见带孩子的老人,就说学区;看见年轻夫妻,就提婚房优惠;看见开着三轮车来赶集的,适时递上传单:“大哥,看看新区的门面房?”
苏予锦恍然大悟。下午她学聪明了,看见一个在菜摊前犹豫的大姐,主动上前帮着她挑西红柿。
“大姐,这家的西红柿是自己种的,比那边大棚的好。”
大姐惊讶地看她:“你懂这个?”
“我婆婆也种菜。”苏予锦笑着说,自然地递上传单,“我们在新区有个楼盘,带菜园的。”
这次,大姐认真收下了传单。
傍晚集市散去,她们转战到村口的大榕树下。这里是村里人纳凉聊天的地方,几个老人正在下棋。
陈主管从车上搬下一箱矿泉水,分给在场的老人:“天热,喝口水。”
苏予锦有样学样,帮着一个老婆婆捶背:“奶奶,您这肩膀是年轻时候累着的吧?”
“可不是嘛,”老婆婆眯着眼,“挑稻子挑的。”
就这样,她们和村民聊起了家常。苏予锦发现,这些老人虽然自己不买房,但他们的子女很多在城里打工,正是潜在的客户。
天色渐暗,最后一个传单发完时,苏予锦的腿已经站麻了。回程的路上,她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
“今天有什么收获?”主管问。
苏予锦想了想:“发传单不是发传单,是在交朋友。”
陈经理笑了:“悟性不错。下周末还来吗?”
“来。”苏予锦毫不犹豫。
她掏出手机,看到微信里已经多了十几个村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