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公益基金的“落地难题” (第2/3页)
建的,孩子们种的番茄,上个星期刚送给村里的老人,王大爷您要是不信,我现在就能给王家村的老支书打电话,让他跟您说。”
王大爷看着照片,眼神软了些。村支书李建国这时也赶来了,他手里拿着个搪瓷缸,喝了口水道:“老少爷们,林总这公益基金我去城里查过,是真给乡村教育办事的,不是骗子。这‘种植展示墙’要是建成了,娃们能学劳动,咱们还能吃着娃种的菜,是好事啊!”
老人们嘀咕了半天,王大爷把烟袋锅子揣进怀里,拍了拍林舟的肩膀:“林总,俺们信你一次。要是真能让娃学好,还想着俺们,这墙改就改!”
施工队重新开工时,夕阳已经落在西山头,金色的光洒在围墙上,给新搭的花盆架镀上了层暖光。林舟看着工人们忙着固定钢架,心里松了口气,刚想给基金办公室打个电话报平安,老张又跑了过来,脸色比刚才还急:“林总,不好了!基地要种蔬菜,得用有机肥,可咱们这镇上的农资店都没货,说要等半个月才能到货,这要是等,赶不上孩子们的劳动课了!”
林舟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劳动教育基地下周就要迎来第一批学生上课,要是没有有机肥,菜苗种下去也活不了,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他掏出手机,翻着通讯录,手指在“云南・老周”的名字上停住了——老周是云南山区合作社的负责人,去年林舟帮他们卖过滞销的土豆,老周说过“以后有需要,尽管找我”。
他赶紧走到操场边的土坡上,风吹着他的衣角,电话接通时,传来老周爽朗的声音:“林老弟,啥时候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又有好路子给我推荐?”
“老周,这次得麻烦你。”林舟的声音带着点急切,“我在河北李家庄搞了个劳动教育基地,急需 10吨有机肥,当地买不到,你那边合作社不是有自制的有机肥吗?能不能尽快给我发一批?钱从我之前帮你留的种子款里扣,不够的我再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老周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林老弟,说啥钱不钱的!你去年帮俺们合作社卖土豆,救了俺们全村的急,这点有机肥算啥?我现在就安排人装货,走冷链车,保证三天内到李家庄!”
“太谢谢你了,老周!”林舟的声音有些激动,挂了电话,看着远处的炊烟,心里暖烘烘的——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