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适老化产品的“推广死结” (第3/3页)
平时来买的人不一定多,怕进了货卖不出去压库存,占地方还占资金。”
林舟拿着报表,翻看超市老板们的反馈——“担心滞销”“希望先卖后结”“怕售后麻烦”。他想起周年庆时,给乡村小学送花盆,校长也担心孩子们不会用,可后来看到孩子们的种植日记,才放下心来。现在超市老板们的顾虑,和当时的校长一样,都是怕“不确定”。
“我去和超市老板们谈谈。”林舟放下报表,拿起车钥匙。张总监跟在后面:“我陪你去,我认识几家老板。”两人先去了幸福里社区门口的惠民超市,老板姓刘,五十多岁,正忙着理货。看到林舟他们,刘老板放下手里的蔬菜,叹了口气:“林总,不是我不想进,你看我这超市,就这么大地方,货架都满了,要是进了花盆卖不动,占着货架不说,还压钱,我这小本生意,经不起折腾。”
林舟笑着递过一瓶水:“刘老板,我理解您的顾虑。这样,我们先给您铺 10台试销,不用您先付钱,卖完了再结款;要是卖不掉,一周后我们来拉走,不占您的货架,也不影响您的生意。您看怎么样?”刘老板愣了愣,有点不敢相信:“真的?卖不掉你们拉走?”林舟点头:“真的,我们还负责售后,要是有老人不会用,我们随时过来教。”
刘老板搓了搓手,看着林舟手里的花盆:“那行,我就先试 10台。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卖不动,你们可别耽误我进货。”林舟笑着说:“您放心,要是卖不动,我们马上拉走。”当天,两人又跑了四家社区超市,都提出了“试销 10台,卖完结款,卖不掉拉走”的方案。老板们见没有风险,纷纷同意铺货,有的还主动问:“要是卖得好,你们能及时补货吗?”
两周后,林舟接到了刘老板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格外激动:“林总!10台花盆全卖完了!今天还有老人来问,你们什么时候再送点过来?”林舟笑着说:“刘老板,我们下午就给您送 20台过去,您看够不够?”挂了电话,张总监也拿着其他超市的反馈过来了:“其他四家超市的试销花盆也卖得差不多了,常青藤社区的那家,还想多进 5台。”
林舟走到办公室窗边,看着楼下花坛里的绿萝——已经有人用了适老化智能花盆,此刻叶片翠绿,生机勃勃。他想起体验日时,王阿姨按下按钮时的笑容,想起刘老板同意试销时的犹豫,想起宝妈们耐心讲解的样子。这“推广死结”,其实不是产品不好,也不是老人不需要,而是缺少一个“放心”的理由——让老人放心尝试,让子女放心购买,让渠道放心铺货。
当天下午,林舟和张总监一起给惠民超市送花盆。刘老板早就等在门口,看到货车就迎了上来,笑着说:“林总,你们这花盆是真好用,昨天有个张大爷买了一台,今天又带了两个老伙计来,说要给家里的花也‘配个智能助手’。”林舟蹲下来,帮刘老板把花盆摆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红色按钮对着过道,方便老人看到。
货架旁,有个老奶奶正拿着花盆看,旁边的孙女说:“奶奶,这个就是李阿姨说的智能花盆,按红按钮就浇水,我教您。”老奶奶笑着点头,手指轻轻碰了碰红色按钮,“嘀”的一声,语音提示响起,老奶奶的眼睛瞬间亮了,像看到了宝贝。
林舟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只是适老化产品推广的开始,以后可能还会遇到新的问题——比如偏远社区的老人买不到,比如有些老人不会充电。但他不害怕,因为他身边有张总监这样的伙伴,有苏晴和宝妈们这样的支持者,还有那些愿意尝试的老人们。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超市的货架上,也洒在林舟的笑脸上。他想起周年庆时成立的乡村教育公益基金,想起孩子们的种植日记,想起此刻货架上的智能花盆——这些都是“约定”,是和乡村孩子们的约定,是和老人们的约定,也是和自己的约定:要做有温度的产品,要把便利和温暖,送到每一个需要的人身边。
风吹过超市的门帘,带着桂花香,也带着老人和孩子们的笑声。林舟知道,这“推广死结”解开的,不只是销量,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这份信任,会像适老化花盆里的水,滋养着更多的“梦想”,让它们在时光里,慢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