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周年庆上的“新约定” (第2/3页)
送给张总监,说“谢谢你们,让我们的院子里多了些颜色”。现在看着台下的孩子们,他觉得这份工作的意义,早就超出了赚钱,是把温暖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各位老师,各位小朋友,各位朋友们,下午好。”林舟握着话筒,指尖传来话筒的轻微震动,像五年前第一次给客户介绍智能花盆时的心跳。话筒有点旧,是学校老师借给他的,上面还沾着点粉笔灰。他看着台下的笑脸,突然想起五年前的自己——那天他在便利店买了个过期的面包,蹲在路边吃,手机里是第 37封拒绝信,风把他的头发吹得很乱,他觉得自己像被世界抛弃了。
“五年前,我失业了。”林舟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操场的每个角落,“那时候我住在一间十平米的出租屋,墙皮会掉灰,下雨天窗户会漏雨,我每天投简历到凌晨,却连一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我记得有天晚上,我看着窗外的路灯,想,我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了?”
台下静悄悄的,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王小丫攥着塑料花的手紧了紧,她听老师说过,林叔叔是个很厉害的人,原来厉害的人也有难过的时候。浩浩在苏晴怀里眨了眨眼,伸出小手摸了摸妈妈的脸,好像在安慰她。
“后来,我遇到了一群人。”林舟笑了笑,目光扫过苏晴、老吴、张总监,“我的妻子苏晴,她在我最难过的时候,告诉我‘你不是没用,只是还没找到方向’;我的老搭档老吴,他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来和我一起做一个没人看好的智能花盆;还有张总监,他帮我们打通了销售渠道,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产品。”
老吴听到这里,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眼镜滑到了鼻尖,他赶紧推了推。张总监把锦旗抱得更紧了,眼眶有点红。苏晴轻轻吻了吻浩浩的额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笑着,像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咖啡馆和她聊到打烊的年轻人。
“五年里,我们做过很多尝试。”林舟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台上的智能花盆,“第一台智能花盆,我们试了 17次才成功,最后一次成功那天,我们在车间里哭了,不是因为累,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于做出来了。后来我们又做了太阳能花盆,为了申请专利,我们跑了无数次专利局,冬天在雪地里排队,夏天在太阳下等号,可当我们拿到专利证书的那天,觉得一切都值了。”
他拿起最上面那本种植日记,翻到王小丫写的那页,举起来给大家看:“这是王小丫小朋友写的日记,她说‘智能花盆像小太阳,我也要像它一样亮’。其实我想说,你们才是小太阳,是你们让我们知道,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台下的孩子们欢呼起来,王小丫涨红了脸,低下头,却偷偷笑了。老师们也笑着鼓掌,手里的塑料花举得高高的。
“所以今天,在公司成立五周年的日子里,我有一个重要的决定。”林舟的声音提高了些,眼里闪着光,“我宣布,成立‘乡村教育公益基金’,从今年开始,每年拿出公司利润的 5%,用来帮助乡村学校改善教学条件——我们要给孩子们修更亮的教室,买更多的图书,让他们有更好的环境,去种他们的梦想,去追他们的太阳。”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孩子们跳着欢呼,有的还吹起了小喇叭。苏晴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她用手擦了擦,却笑得更开心。老吴用力拍着手,研发方案掉在了地上,他也没顾上捡。张总监把锦旗举起来,对着台上晃了晃,像在给林舟加油。
“我还要感谢每一个信任我们的用户。”林舟继续说,“是你们买我们的智能花盆,用我们的太阳能花盆,才让我们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未来,我们会做更好的产品,不仅要让花儿长得好,还要让更多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发言结束后,庆典进入了互动环节。老吴拿着新的研发方案,上台给孩子们演示太阳能花盆的新功能——他按下按钮,花盆侧面的雨水收集槽缓缓打开,孩子们发出“哇”的惊叹声,小胖子张强还跑到台上,用小手摸了摸收集槽,说“叔叔,这个能装好多水吗?”老吴蹲下来,笑着说“能啊,以后下雨的时候,它就能自己存水,给花儿喝了”。
张总监把养老院送的锦旗挂在了舞台旁边,然后从包里拿出很多小礼物——是迷你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