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小小种植家”的公益效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五章“小小种植家”的公益效应 (第2/3页)

。孩子们课间不再追跑打闹,而是三三两两地围着花盆,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你的番茄开花了吗?”“我的向日葵今天又长高了一厘米!”美术课上,老师让大家画“我最喜欢的植物”,作业本上满是带着笑脸的向日葵、挂着小灯笼的番茄,还有写在旁边的小字:“这是我的小花盆种的!”

    变化最先从家长的电话里传出来。小满的奶奶是第一个给李老师打电话的,老人家的声音带着点激动:“李老师啊,我们家小满现在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跟我讲她的向日葵,还说要在院子里种点菜,以前她可不爱碰土呢!能不能问问林总,这花盆在哪儿能买呀?我们也想给孩子买一个。”

    电话接二连三地来。有个在外打工的爸爸,特意打长途电话回来:“老师,我家娃跟我说学校的智能花盆可神奇了,能提醒浇水,我想给娃买一个,让他在家也能种,我视频的时候也能看看。”还有家长在学校门口接孩子时,围着李老师问:“李老师,什么时候能有民用的呀?我们也想试试。”

    消息传到林舟耳朵里时,他正在办公室看孩子们的种植日记。有本日记里夹着片干枯的向日葵花瓣,旁边写着:“这是我的向日葵第一次掉的花瓣,我要好好存着。”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林舟笑着把日记递给助理小王:“你看,孩子们多喜欢。”

    小王刚接过日记,手机就响了,挂了电话后,他兴奋地说:“林总!市电视台的记者要来采访!说咱们这个‘小小种植家’项目反响特别好,想做个专题报道!”

    采访那天,清溪乡小学的老槐树下摆了几张小桌子,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种植日记围坐在一起。记者的镜头对准了小满,她手里举着厚厚的日记,封面画着一朵大大的向日葵,里面写满了每天的观察:“4月 18日,向日葵的茎上有小绒毛,摸起来痒痒的。”“4月 25日,花盆今天亮了黄灯,老师说它需要晒太阳,我把它搬到了操场边。”“5月 3日,向日葵开花了!是金黄色的,像小太阳!”

    小满仰着小脸,对着镜头说:“我的向日葵长高了,比我去年的身高还高!花盆会提醒我浇水,要是我忘了,它就滴滴响,太神奇了!我以后想种好多好多植物,给它们写日记。”

    节目播出的当晚,林舟的手机就没停过。有种子公司的老板打来电话:“林总,我看了节目,特别感动,我们公司愿意免费提供各种蔬菜种子和花种,给乡村小学的孩子们!”还有家有机肥料厂的负责人说:“我们捐有机肥料,让孩子们种出更健康的植物!”更有企业主动联系,想赞助“小小种植家”种植比赛,给获奖的孩子送文具和书籍。

    小王拿着订单统计表冲进办公室时,眼睛亮晶晶的:“林总!订单都排到三个月后了!好多家长和园艺爱好者都来订,还有几家连锁超市想跟我们合作,放在店里卖!”

    林舟却没立刻点头,而是起身去了生产车间。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组装智能花盆,太阳能板在灯光下泛着淡蓝的光。林舟拿起一个刚组装好的花盆,仔细检查着接口处的缝隙,问车间主任:“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质量能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