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 实习生的 “成长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三章 实习生的 “成长礼” (第3/3页)

小建议,您看看。”

    林舟翻开笔记,里面不仅有文字,还有照片、图表,甚至还有小林画的简易生产流程图。翻到最后一页,写着三个建议:“1.在产品手册里加入低温续航数据,方便北方客户参考;2.多印带图标的安装说明,附二维码视频;3.包装尺寸缩小 1cm,能多装 10台 per纸箱,降低物流成本。”

    林舟笑了,指着建议说:“不错,这才是把产品摸透了。明天跟着小陈,去见另一个客户——李总,做电商的,正好关心物流和安装问题,你可以跟他聊聊你的建议。”

    第二天,小林再次跟着小陈去见客户。这次,他没有攥紧文件袋,而是把笔记本放在包里,手心也不再出汗。李总的办公室在一个文创园里,装修得很简约,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

    “李总,这是我们的实习生小林,上周刚在仓库待了一周,对产品很熟悉。”小陈介绍道。

    李总笑着看向小林:“哦?那我问问你,你们的温控器,要是发往南方,梅雨季节会不会受潮?还有,我们做电商,物流成本高,能不能在包装上想想办法?”

    小林没有紧张,他拿出笔记本,翻到“客户反馈”那页:“李总,您放心,我们的温控器外壳是 ABS材质,防水等级 IP54,梅雨季节用没问题。至于包装,我这一周在仓库发现,现在的包装尺寸是 20cm×15cm,要是缩小 1cm,变成 19cm×14cm,每个纸箱能多装 10台,物流成本能降 8%——我已经跟包装组沟通过,他们说改尺寸不影响产品保护。”

    他又翻到“安装说明”那页:“另外,我们最近改了安装说明,用图标代替文字,还加了视频二维码,您的客户要是看不懂,扫码就能看教程,能减少售后咨询。”

    李总的眼睛亮了,他接过小林的笔记,仔细翻看着,频频点头:“小伙子不错啊,比上次来的那个业务员懂行多了!上次那个只跟我说参数,你还能跟我聊物流、聊安装,这才是我需要的。”

    接下来的谈业务,小林说得游刃有余。他不仅把参数说得清清楚楚,还结合李总的电商需求,提了三个改进建议:缩小包装尺寸、增加防潮提示、附视频安装说明。李总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问,小林都能答上来——这些都是他在仓库里摸透的东西,不用背,张口就来。

    “就冲你这股认真劲儿,这合同我签了!”李总拿起笔,在合同上签下名字,笑着对小陈说,“你们公司的实习生都这么专业,以后合作肯定放心。”

    走出李总的办公室,阳光正好,照在小林的脸上,暖融融的。小陈拍了拍他的肩膀:“可以啊小林,比我第一次谈成客户还厉害!”

    小林手里抱着合同,指尖轻轻拂过签名,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发颤:“是林总给我的机会,要是没有仓库那一周,我肯定还是什么都不懂。”

    他拿出手机,给林舟发了条消息:“林总,合同签下来了!谢谢您没放弃我,也谢谢您让我去仓库实习——现在我终于明白,什么是‘把产品摸透’了。”

    没过多久,林舟回复了一条语音,声音里带着笑意:“恭喜你,这是你自己挣来的‘成长礼’。记住,不管以后做什么,把基础打牢,比什么都重要。”

    晚上的例会,林舟拿着小林的笔记,在投影上展示出来:“大家看看,这是小林在仓库实习一周的记录,里面有产品数据,有客户反馈,还有改进建议。我们公司从成立到现在,靠的不是什么捷径,是每个人都把产品当自己的东西,把客户的需求放在心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个人:“我刚创业的时候,没人带,走了很多弯路。所以现在,我们设立‘师徒制’,让老员工带新员工;定期举办业务培训,请张总监来讲产品,请优秀的业务员分享经验。因为我知道,公司的成长,从来不是我一个人的成长,是每个人的成长——小林今天签的合同,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功,是小陈带他,张总监教他,整个团队一起帮他的结果。”

    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小林坐在角落,看着林舟,心里暖暖的。他想起一周前,自己还在办公室里哭着说要辞职,而现在,他不仅签了第一份合同,还明白了什么是职场里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是遇到挫折时有人拉一把,是在实践里慢慢摸透道理,是把每一次失败都变成下次成功的垫脚石。

    散会后,小林抱着笔记本,跟小陈一起走在写字楼的走廊里。傍晚的夕阳透过窗户,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下次见客户,我还跟你一起去。”小陈笑着说,“说不定下次,你就能带我了。”

    小林也笑了,他低头看着笔记本上的字迹,那些关于产品的记录,关于客户的反馈,关于自己的感悟,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他实习生涯里最重要的一段时光。他知道,这只是他职场生涯的开始,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王总”,更多的挑战,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已经学会了如何把“参数”变成“底气”,把“挫折”变成“成长礼”。

    走廊尽头的窗户开着,晚风拂进来,带着夏天的热气,却让人心旷神怡。小林抬头望向窗外,写字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像夜空中的星星。他想起林舟办公室里的那些笔记,想起仓库里的机器声,想起李总签下合同的笑容——这些碎片,拼凑成了他的“成长礼”,也拼凑成了“启航科技”这个团队最温暖的样子。

    原来,最好的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是有人引路,有人陪伴,是在实践里慢慢扎根,然后长出属于自己的力量。而这份力量,会让你在以后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