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对立 (第3/3页)
条吞舟之鱼,只要砀而失水,他这小蚁便能噬之。
他在太子严密的管控下,放出诸多手段——鲜少有人能抵御拥立之功,如今他在朝堂有党羽,冀州有忠党,能调动部分京都禁军,在伏犀别庄有门客——天下太平时是门客,拿上刀枪剑戟,就是私兵。
但皇帝对他们了如指掌,只把天下财赋掌控在手中,他、太子、常皇后都未能窥探,铸币局更是无从下口。
除此之外,他还缺声望。
和太子决裂,他是“忘恩负义”之辈,不决裂,他是太子鹰犬,杀太子谈何容易。
他明知外面全是“眼睛”,却还是掀开窗帷,看一眼外面。
琢云坦然的面孔,笃定的姿势,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怯懦的人脸上。
“九经,”他把木匣从窗帷处递出去,“把东西送到尚书省去,放到左司郎中曹斌案上。”
刘童低声道:“在最里面那间屋子左边桌案上。”
罗九经接在手里:“是。”
李玄麟看琢云的目光换到了罗九经身上。
“刘童,今晚你去告诉曹斌,尚书省的人都可以借阅这份奏书。”
“是。”
“起轿,去酸枣门外驻军处。”
“是。”
轿子稳稳起步,向城外而去,长随打扮的死士悄然取代了罗九经的位置。
李玄麟一走,刘童就把腰杆挺的直直的,再一看唯我独尊的琢云还在,腿又悄悄软下去。
罗九经也一下摸头一下摸鼻子,感觉自己浑身都痛,匆匆和谄媚泰斗刘童拱手:“刘府尹,下官先行一步。”
“告辞告辞。”刘童垂头拱手,避开琢云目光。
两人心乱如麻,提脚就走,双双犯浑,走了对方的路,奔出去半晌也没发现,最终都多绕了几里路。
半个时辰后,奏书摆上尚书省曹斌书案,罗九经功德圆满,飞檐走壁离去,琢云淋着细雨,伏在尚书省屋顶上,精神抖擞,像只夜枭,盯紧奏书,盯紧自己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