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3章 桃源村青砖房设计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83章 桃源村青砖房设计图 (第3/3页)

家都不会只靠一个门路挣钱。

    就拿王老五家来说,他们父子四人都在牛马车站上班,虽然辛苦,但每个月下来,刨去开销,稳稳能攒下二三两银子!

    这在这个时代,对于普通农户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存上三个月的工钱,就足够购买建房子所需的第一批青砖了。

    等到真正动工的时候,自家山上的竹子是现成的材料,亲戚朋友互相帮工是免费的劳力,实在周转不开,凭着好名声和人缘还能借到点银子,最后还能找谢里正从村公账里赊欠一部分……

    只要不是懒汉,在如今的桃源村,要不了多久,家家户户都能盖得起宽敞明亮的青砖瓦房!

    青砖瓦房一多,村落的面貌自然要大变样,这就更需要统一的规划和引导。

    谢广福目前给所有上门求助的人家设计的户型,基本都遵循着一个核心原则——“前院—住宅—后院”的“目”字型格局。

    当然,大格局是“目”字,细节上却是千变万化,完全是根据每家每户的宅基地形状、地理方位、采光通风条件以及家庭人口构成来 “私人定制” 的。

    这么设计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保证整个桃源村房子外围是统一风格的,且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功能齐全的后花园院子。

    后院可以用来种菜自给,晾晒衣物,搭建独立的厨房、柴房和卫生设施,或者根据家庭需要改造成手工作坊、储存空间等,极大地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和私密性。

    中间的部分是人居住的主体房屋,谢广福在最初的方案沟通中,几乎都会引导性地、潜移默化地给出一个带有阁楼或直接设计成两层的方案。

    他会根据每家的居住需求来规划不同的内部格局和层高。

    有些观念传统或者人口简单的人家,对多层结构接受度不高,谢广福便会尊重他们的意愿,设计成舒适实用的一层平房。

    而更多见识过谢广福家竹楼妙处、或者对他无比信任的人家,看到图纸上那比平房气派不少的两层阁楼样式,往往都会欣喜地接受。

    而前院的设计更是谢广福规划中的点睛之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