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牛马车站现状 (第3/3页)
车。
这样,无论是等车的村民还是赶车的车夫,都能在奇珍坊后院,和自己村的伙计们讨一杯免费的茶水歇歇脚。
谢大虎还贴心地在停车场放置了五六个适合蹲坐的大石墩,这种大石墩可比正经的木头椅子好多了,不怕日晒雨淋,也不怕被人偷走,又方便了村民歇脚。
公交牛车从云槐县回程也是两轮十二趟,从上午九点半开始,直到下午三点半,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趟桃源村的公交牛车回村,等最后一趟车回到桃源村牛马车站,时间刚好是下午五点半。
这里不得不提谢大虎这个大掌柜心细如发了,他看到每天最早几趟返回村的牛车大多是空车回去拉人的,就和自己的老爹谢里正提议,村里平时需要购买的物资,自己可以提前代购存放在奇珍坊的后院,这样每次牛车回村就捎带上这些村里刚需的货物,也省了再花银子找人送货。
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建议,桃源村建村至今还没有过一粒米的收成,村里的公账全都依赖黑金木炭、青砖青瓦和地皮撑着,现在村里的开支又大,每个工地需要大量的物资和粮食,谢广福也很赞同这个提议,认为这是物尽其用,不浪费任何的运力。
运力的增加,自然要增派人手,谢长河给王老五送来了村里四个机灵又喜欢在外跑动的小伙子,可把王老五乐坏了。
这四个新员工,加上他自己和三个儿子,八个人干活绰绰有余。
平日派三个人轮流去废弃牧场割牧草囤放,另外三个人负责打扫牛棚和喂牛,安排一个稍微识字的小伙子管理牛车外借和催还,王老五自己则安心负责牛和车架的维护。
现在即便遇到三天一次的云槐县大集,他也能应付得来。
负责赶车的六人里有他的三个儿子和三个新员工,他自己和负责统计的小伙子就守在车站,以不变应万变,反正平日里多囤的那些草料可以供牛马车站的牛吃上三四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