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牛马车站现状 (第2/3页)
牛马车站购置新的健牛十一头,马车架十五副!多出来的四副车架是备用的。
谢广福解释道:“在村里用牛车拉货,牛是累不坏,但车架最容易出毛病,一旦出事就得耽误运输,就算立刻请张林木师傅来修,也得花上老半天,多备四副车架,有备无患。”
四月初,新买的十一头健牛和马车架就送到了桃源村。
送牛的还是上次那位与谢大虎相熟的程掌柜,他这已经是第二次给桃源村送牛车,熟门熟路,连向导都不需要。
送来的牛匹匹健壮,既能耕地,也能拉人载货,板车也重新配了更宽敞、更结实的款式,虽然价格高了些,但谢长河咬咬牙,还是决定买这大容量的。
有了牛和车,运力自然要重新分配,桃源村和桃溪村的公交牛车增加到了六辆!
但在运力依然紧张的当下,不仅车费也略微上调,从最初的来回两文,涨到了单程两文,来回四文。
而且六辆牛车被安排一天跑两趟来回,合计十二个车次,远比之前三辆车、三个车次,且固定早晨出发、日暮回村的死板方式灵活太多了。
现在,牛马车站的公交牛车,从每天最多能提供三十人的出行需求提升到了百人的出行需求,进步实在是很明显了。
公交牛车的出发时间也重新制定了详细的时刻表,用清晰的表格形式张贴在桃源村村口牛马车站的告示栏下。
候车车站上面搭了茅草遮阳棚,倒也不怕日晒雨淋弄湿了告示。
如今村民们出行,只要看看那张时刻表,就能知道下一趟车何时出发。
从早上七点第一辆车发出,之后每隔半小时发出一辆,直至正午一点半,两轮共十二趟车全部发车完毕。
说到这,也有一件好玩的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去云槐县赶集的村民也形成了新的默契,公交牛车自发地将村民拉到“四海奇珍坊”的后院停车场上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