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战利品 (第2/3页)
最初的梦灵感知到这个担忧,发出安抚的能量:“不是快慢问题,而是意图问题。为什么寻求我?”
这次,苏晓回应,分享他们对更深层理解的渴望,不是为力量或控制,而是为智慧和共鸣。
这个意图被接受。最初的梦灵开始分享知识——不是数据或技巧,而是根本的理解:现实的本质,意识的角色,存在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凌夜有了突破性发现:他们现实的“设计感”不是来自外部控制,而是来自内部模式——某种所有意识共享的深层结构,如同遗传密码般自然。
“我们既是设计的,又是自由的,”他惊叹,“就像音乐既遵循乐谱又自由表达。”
苏晓也有类似洞察:“界限不是监狱,而是定义。没有界限,就没有形式;没有形式,就没有体验。”
这些认识解放而非限制。他们理解了观察者和导师的角色不是控制者,而是守护者——保护过程的完整性,而非决定结果。
就在这种共享达到高峰时,干扰出现。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他们自己团队内部。
凯伦,那位年轻探索者,无法抵抗诱惑。她被最初的梦灵的美和力量迷住,伸出手试图直接接触它,获取它的能量。
“不!”莫里斯警告,但太晚了。
接触的瞬间,凯伦被光吞没。不是伤害性的,但改变性的。她的能量签名与最初梦灵混合,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
凌夜立即反应。他没有尝试分离他们——那可能造成更大伤害——而是用钥匙印记创造缓冲领域,减缓混合过程,允许更渐进的整合。
苏晓加入,用门之能力引导过量的能量流,防止凯伦被淹没。
过程紧张而精细。太多的干预可能中断重要的学习;太少的干预可能导致永久性损害。
在过程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些最初梦灵的能量“碎片”脱落,如同火花般飞溅,融入凌夜、苏晓和莫里斯的能量场。
这些不是完整的知识或力量,而是“种子”——潜在的理解和能力,需要时间和经验才能成长。
危机过去后,凯伦慢慢恢复意识。她不同了——更加成熟,更加平衡,带着深沉的智慧和谦卑。“我理解了,”她简单地说,“不是拥有,而是参与;不是获取,而是分享。”
最初的梦灵似乎赞赏这个学习。它分享最后的知识:关于“大循环”——现实诞生、成长、衰退和重生的自然过程。
“所有现实都参与这个循环,”它传达,“抵抗它导致痛苦,接受它导致和平。”
随着这个分享,最初的梦灵开始慢慢回到休眠状态。它的工作完成了,for now。
返回途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