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赵副会长的邀约 (第2/3页)
人更容易产生亲近、信任之感。这绝非自然形成,而是经过精心布置的小型风水局,目的就是让在此谈话的人更容易放下戒备。
“好茶。”陈玄端起小巧的品茗杯,轻轻嗅了嗅,然后浅尝一口,赞了一句,语气依旧平淡,并未表现出过多的热络。
赵启明似乎也不意外,呵呵一笑,自己也品了一口茶,然后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姿态:“陈先生啊,今日请你来,一是真心想结交你这个朋友,二来呢,也是想为之前协会那边的一些态度,道个歉。”
他叹了口气,语气显得颇为“诚恳”:“唉,协会嘛,你也知道,有时候规矩多,顾虑也多。下面的人办事急躁,上次和你沟通时,可能语气生硬了些,方式方法也不够周到,难免让你产生了些误会,以为我们协会是在打压同行,固步自封。其实绝非如此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着陈玄的反应:“我们协会成立的初衷,本就是促进交流,共同进步,维护咱们滨海风水学术界的良性发展和良好声誉。对于像陈先生这样有真才实学、年轻有为的同行,我们一直是求贤若渴,欢迎都来不及啊!”
陈玄静静听着,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冷笑更甚。这番说辞,与他之前那种隐含威胁的警告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赵会长多虑了。”陈玄放下茶杯,淡淡道,“我开个小茶馆,混口饭吃,从未想过要与协会有什么冲突。上次之事,过去了便过去了。”
“哎,陈先生大气!”赵启明立刻竖起大拇指,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语重心长”,“不过,陈先生,有些话,我作为在协会里多待了几年的人,还是得提醒一下。咱们这个行业,水确实不浅。有些人,有些事,看着是那么回事,背后却可能牵扯甚广。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有时候,知道得太多,查得太深,未必是福气啊。”
他看似随意地用手指蘸了点茶水,在光洁的茶海上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就像这茶水,表面平静,底下可能有漩涡。独木难成林,一个人单打独斗,终究力量有限,也容易……遇到意想不到的风险。”
这已经是近乎直白的警告与敲打了,暗示陈玄不要再继续深入调查某些事情。
陈玄抬眼,目光清亮地看向赵启明:“赵会长的意思是?”
赵启明笑了笑,身体靠回椅背,又给陈玄续上一杯茶:“我的意思是,与其冒着风险独自摸索,不如加入一个更大的平台,互相有个照应。协会虽然有些条条框框,但至少能提供庇护,共享资源。而且……”
他压低了声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如今时代不同了,风水学术也不能只盯着国内这一亩三分地,要放眼国际,交流互鉴嘛。最近,我们就和东南亚一些知名的文化学术机构,比如‘南洋商贸文化交流协会’,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合作关系。”
他终于提到了“南洋商会”!陈玄心中一震,但脸上依旧平静无波。
赵启明似乎很满意陈玄的“安静”,继续侃侃而谈:“南洋那边,在传统的风水相术、环境哲学,甚至一些古老的秘传文化研究上,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和宝贵的经验。他们非常看好滨海市的发展前景,也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投资合作机会。”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陈玄:“如果陈先生有兴趣,我可以代为引荐。以你的能力,若能参与到这些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与商业合作项目中来,无论是名利地位,还是学术提升,都必将受益匪浅啊!远比守着一个小茶馆,或者……纠缠于一些陈年旧事、无头公案要有前途得多。”
利诱! 这是赤裸裸的利诱!试图用所谓“国际交流”、“投资机会”和“名利地位”来拉拢陈玄,让他放弃追查,甚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