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7幽穴光痕,共生秘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187幽穴光痕,共生秘语 (第1/3页)

    沙砾星的晨光带着一种近乎凛冽的金色,穿透峡谷的岩壁,在共生装置的防沙钢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王玲蹲在装置旁,指尖轻触培养槽的透明壁——里面的风沙虫幼虫已经长到1厘米长,通体呈半透明的乳白色,正沿着沙棘根的须根缓慢爬行,留下细微的黏液痕迹,这些黏液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像撒了一把碎钻。

    “信号分析仪的参数调整好了吗?”慕容冷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正将一台便携式信号定位仪固定在越野车的车顶,防护服的肩部还沾着昨晚沙暴残留的硅沙,“按照风澈的建议,我把接收频率调到了低频段,应该能更精准地锁定信号来源。”

    王玲起身,将手中的样本试管放回实验箱,快步走到他身边:“调好了,而且我在风沙虫的黏液里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在硅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或许我们可以用这种蛋白质处理越野车的轮胎,减少沙粒的磨损。”

    慕容冷越的眼睛亮了一下,立刻从储物箱里拿出一小瓶黏液样本:“这个主意好!沙砾星的硅沙对轮胎的磨损太严重了,昨天转移装置时,轮胎已经磨薄了3毫米。你先处理轮胎,我去检查一下供水系统,确保路上有足够的冷凝水。”

    两人的动作迅速而默契。王玲将风沙虫的黏液与总部提供的耐磨剂混合,均匀地涂抹在越野车的轮胎表面,黏液接触空气后很快凝固,形成一层光滑的透明薄膜;慕容冷越则检查了车载水箱,里面装满了共生装置收集的冷凝水,足够两人在野外使用两天。

    当越野车缓缓驶出峡谷时,沙砾星的地表已经被阳光烤得发烫,仪表盘上的外部温度显示为62℃。王玲打开车窗上的防尘滤网,看着窗外快速倒退的沙丘,突然想起昨天傍晚收到的奇怪信号——那信号的频率很稳定,像是某种有规律的脉冲,既不像自然形成的地质活动,也不像已知的生物叫声。

    “你觉得那信号会是什么?”王玲轻声问,目光落在远处起伏的沙丘线上。

    慕容冷越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微微收紧,目光盯着前方的路况:“不好说。总部的资料显示沙砾星没有智慧生物,但也不排除有未知的高智商物种,或者……是远古文明留下的装置。”他顿了顿,转头看向王玲,眼底带着一丝担忧,“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要小心,遇到危险立刻撤离。”

    王玲点点头,打开了信号定位仪。屏幕上,一个红色的信号点正在缓慢闪烁,距离他们还有45公里,位于一片巨大的环形沙丘中央。定位仪的附带地图显示,那片区域的地形格外复杂,沙丘之间有很多深达数十米的裂缝,是沙砾星著名的“裂谷带”。

    越野车在沙丘间颠簸前行,轮胎上的黏液薄膜果然起到了作用,硅沙不再轻易附着在胎面上,行驶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大约一个小时后,前方的沙丘突然变得稀疏,一片开阔的裂谷出现在眼前——裂谷的边缘陡峭而锋利,像是被巨大的力量劈开,谷底覆盖着厚厚的暗紫色沙粒,与周围的金色沙丘形成鲜明的对比。

    “信号就是从谷底传来的。”慕容冷越停下车,打开高倍望远镜,“谷底有很多巨大的岩石,还有……好像有发光的东西。”

    王玲接过望远镜,镜头里的景象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裂谷的谷底散落着数十块不规则的岩石,岩石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淡绿色的苔藓状植物,这些植物正散发着柔和的绿光,在暗紫色的沙粒映衬下,像一片微型的星空。更让她惊讶的是,岩石之间的沙地上,生长着几株高达两米的植物,它们的茎秆呈银灰色,顶端开着巨大的伞状花序,花序上挂满了透明的水珠,在绿光的映照下,像一串串水晶。

    “是新的物种!”王玲立刻抓起采样箱,就要下车,却被慕容冷越拉住了。

    “等等,先检测一下谷底的环境。”慕容冷越打开车载环境监测仪,将探头伸向裂谷的方向。几秒钟后,数据跳了出来:“氧气浓度21%,悬浮硅沙浓度0.5mg/m³,温度32℃——比地表低了30℃!而且……”他的语气里带着惊讶,“空气中的水分子浓度高达15g/m³,是地表的50倍!”

    “怎么会这么高?”王玲的眼睛瞪得圆圆的,“难道谷底有地下水脉?”

    慕容冷越没有回答,而是打开了信号定位仪的详细分析界面。屏幕上,信号的脉冲频率突然加快,像是在回应他们的靠近。更神奇的是,定位仪的光谱分析显示,那信号中竟然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生物电波,与之前在风沙虫身上检测到的电波有微弱的相似性。

    “信号可能是某种生物发出的。”慕容冷越的表情变得严肃,“而且这种生物的电波能影响周围的环境,或许谷底的高湿度和低温,就是它们造成的。”

    两人小心翼翼地沿着裂谷的斜坡往下走。坡上的沙粒很松软,每走一步都要陷下去半只脚,王玲的防护服裤腿很快就沾满了暗紫色的沙粒——这种沙粒比地表的硅沙更重,颜色深紫发黑,用手指揉搓时,能感觉到里面含有细小的晶体颗粒。

    “这沙粒的成分和地表不同。”王玲用采样袋收集了一些暗紫色沙粒,“里面好像有有机质。”

    慕容冷越拿出光谱仪检测,结果让他有些意外:“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和磷元素,还有一种未知的碳基化合物,像是……生物遗体分解后的产物。”

    就在这时,前方的绿光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两人加快脚步,转过一块巨大的岩石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彻底惊呆了:裂谷的最深处,有一个直径约50米的圆形洞穴,洞穴的入口被几株巨大的伞状植物遮挡,植物的花序上挂着的水珠正不断滴落,在地面上积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洼。洞穴的墙壁上,覆盖着厚厚的绿色苔藓,苔藓的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发光点,像无数只睁开的眼睛,而那奇怪的信号,正是从洞穴深处传来的。

    “信号源就在洞穴里。”慕容冷越打开头盔上的强光手电,光束照亮了洞穴的入口——入口处的地面上,布满了细密的脚印,脚印的形状很奇特,像是某种有六只脚的生物留下的,脚印的边缘还沾着绿色的苔藓粉末。

    王玲的心跳开始加速,她握紧了手中的采样工具,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这些脚印很新鲜,说明里面的生物可能刚离开不久。”

    慕容冷越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防护服传来,让她稍微安定了一些:“别害怕,我走在前面,你跟在我身后,有任何情况立刻转身跑。”

    两人并肩走进洞穴。洞穴的内部比想象中更宽敞,顶部有很多细小的裂缝,阳光透过裂缝照进来,与苔藓的绿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梦幻般的光影效果。洞穴的地面很平整,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有机质土壤,土壤中生长着许多细小的白色菌丝,这些菌丝在手电的光束下微微发光,像一张巨大的发光网络。

    “这些菌丝和火山星的熔浆菌很像,但结构更细密。”王玲蹲下身,用无菌镊子夹起一小段菌丝,“而且它们能分泌一种黏性物质,把土壤和岩石粘在一起,防止坍塌。”

    慕容冷越则用信号定位仪追踪信号源,屏幕上的红色信号点越来越亮,显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