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没有脸 (第2/3页)
那不是任何已知的符号或图像,而是林秋棠临终前,那段被强行中断的脑电波最后的波动,被阿彩以一种直觉的方式,转化成了可视化的频率图。
当最后一笔收尾,整面粗糙的墙壁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图案边缘泛起一层涟漪般的光晕,在夜色中无声地脉动。
十分钟后,一辆晚班公交车到站。
一名刚下车的中年男子揉着疲惫的眼睛走过,不经意间瞥了一眼墙上的涂鸦。
只一眼,他整个人如同被雷电击中,僵在原地。
他脸上的血色迅速褪去,变得煞白,身体不受控制地踉跄后退,直到后背撞上冰冷的站牌立柱。
他嘴唇哆嗦着,发出梦呓般的喃喃自语:“我没签字……我没有……我只是按了静音键……”
他曾是市电视台的一名剪辑员。
七年前的那个夜晚,正是他,亲手将林秋棠最后一次公开发言的原始片段中,最关键的那几句话彻底删除,让她的声音永远沉默。
话音未落,他口袋里的手机毫无征兆地自动亮起。
锁屏壁纸不再是他家人的合照,而是一张他自己的照片——他正坐在剪辑台前,神情专注,屏幕上是林秋棠的侧脸。
照片右下角,一行猩红的小字清晰无比:7年前·M0719案发当日·23:17。
城市广播塔的地下配电室里,小舟蜷缩在一堆嗡嗡作响的设备之间,手中紧握着一部经过改装的对讲机,耳机里传来一片沙沙的静电噪音。
他知道,沈默留下的思维频率从未真正消失,它只是进入了一种“静默周期”。
每隔七天,这股频率就会像心脏一样搏动一次,释放出一道脉冲,指向下一个需要被清算的节点。
今夜,正是第七天。
就在刚才,耳机里的静电噪音中,一段极其微弱却极有规律的异常震动被他成功捕捉。
经过比对,信号源来自市立图书馆古籍修复部的深层冷却系统。
而那震动的节奏,竟然与苏晚萤描述的、蚂蚁传递给她的摩尔斯电码高度吻合。
他立刻在身旁的电脑上进行破译,很快,一行字符出现在屏幕上:一组指向城南废弃社区诊所档案室的新坐标。
但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在坐标数据末尾,附加了一小段独特的二进制编码符号:●●●○○○●●。
是“38”。
小舟的呼吸一滞。
他瞬间明白,沈默留下的“残响”系统,已经进化了。
它不再需要被动地等待指令,而是开始根据已有的线索,自主筛选和定位目标。
他迅速翻出一张泛黄的城市旧地图,用红笔标记出那个位置。
当他的指尖落在那个小小的红点上时,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家七年前就已废弃的诊所,正是林秋棠当年首次因为精神问题就诊的门诊点之一。
苏晚萤没有片刻耽搁,连夜驱车赶往那个废弃的社区诊所。
眼前的景象让她皱起了眉,原本破败的建筑已经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快递中转站。
她深吸一口气,借口寻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