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章:炼宝镜一场虚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二章:炼宝镜一场虚空 (第2/3页)

   “不可能,咋就突然就没有了呢?”慕泽焦急地问道,那颛顼帝的神灵可是一再告诫自己要看护好阴阳昊天镜的。

    “也许,里面本来就什么都没有,全部溶了。”李华锋说道。

    “那汤呢?”慕泽还是不死心地问道。

    “早倒了,就倒在亚视广场上了。”亚峰说道。

    “走吧,咱再过去看看!”慕泽还是有点不能接受,毕竟,好长时间的辛苦努力,收集万魂土,天龙水,乾坤草与灵凤木,抱着很大的信心,谁知道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唉,这人,不到黄河不死心呀!”李华锋说道。

    “别说了,那个锅还在广场上扔着呢。”陈克荣也叫道。

    此时,就在慕泽等人准备返回亚视广场寻找丢失的“宝贝”时。两名印度人也正从白马寺出发,凭着感觉,向亚视广场的方向驱车飞速前进。

    这两名印度人是兄弟二人,是印度著名的akshayajainrakachakra-varty设计旗下的两名设计人员,主要负责设计佛像与佛教建筑。

    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2003年6月,印度驻华大使来洛阳安排印度总理访问时,受到白马寺泰式佛殿的启迪,产生了在白马寺建造具有印度建筑风格佛殿的想法。而后洛阳市有关部门与印度驻华使馆多次接触,形成初步建设意见。2003年6月25日,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参观白马寺,为印度政府在白马寺建设佛殿打下了基础。2005年4月,国家总理访问印度,同印度前总理辛格签订《印度共和国与中国联合声明》,根据《联合声明》,两国政府签订了《印度在中国洛阳白马寺院西侧建造印度风格佛殿的备忘录》。《备忘录》为佛殿提供了建设依据。而此兄弟二人,正是是受总公司派遣,前来监督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的设计与装修的。

    “大哥,你真的感应到了爷爷所说的那股灵气及我们家族的禁咒气息了么?”两人中的弟弟问哥哥摩诃那多道。

    “那摩,我的感应是没错的,就在这洛阳城中,而且,在洛河北岸,我平生去过那么多地方,这还是第一次强烈地感应到了咱们祖师的禁咒呢,咱们波罗门教吠陀禁咒在国内都比较少见,何况在中国,所以,这肯定与爷爷上次的发现有关,放心吧,没错的!”摩诃那多道。

    “大哥,你这次这么强烈地要来中国,就是为了要寻找爷爷所说的那个禁咒迹象么?”弟弟摩诃那摩道。

    “不全是,一是来白马寺,主持修建咱们印度风格的建筑,这是咱们的光荣,二来,你应该清楚,咱们婆罗门宗在印度已经消失殆尽了,只剩下咱们家族一门,咱们婆罗门宗很多典籍已经不复存在了,而当年,无数密宗大师悉来中国传法,你也知道,婆罗门宗与佛门密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中国,特别是洛阳,留下了诸多典籍,比如《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咱们家族所传不全,特别是真言咒语(“语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