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金经初现 (第2/3页)
理解,应该寻宝的线索就是在李靖庙,欲觅真经七七里,这句话应该就是你说的传说中大兴寺塔内的金经,可是“左七步,右七步”这里,我也试着走了一圈,应该就是这个庙的正中,事实也证明,盗宝人应该也打探过了。”慕泽说着,指了指庙内正中神像底座前面的石板说道,他们打开过石板,可显然石板下面是无法藏东西的。关键就是“打破迷津七七步”这句,理解不了。”
“七步,七七步……”张局长反复念叨了几句,然后说道,“有没有可能谐音什么的?”
“啊?”慕泽恍然大悟,“有可能。”说完,慕泽就急忙在大殿里打量了起来,然后突然,把目光放到了庙宇正中央的香炉上了。
师慕泽在大兴寺塔旁边的那座新李靖庙里修炼的时候,听父亲说过,新的李靖庙里面只有那一个大的香炉是从老李靖庙搬过去的,而那个香炉非金非木非石非瓷,难不成,那里面有什么问题?
慕泽急忙让李队长派车跟他去大兴寺塔的新李靖庙。
几个人来到新庙之后,果然看见神台前放着一个很大的香炉,外表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大漆(天然漆的民间叫法)香炉而已。
慕泽上前搬了搬,竟然搬不动,——普通香炉不可能这么重的。
于是慕泽就很好奇地用刀子去扎香炉,果然,一开始几厘米刀锋很容易就进去了,再往里,突然,“叮”的一声,竟然是金属相碰的声音。
果然有门道,慕泽兴奋地用刀子去刮香炉上的漆层。
“慕泽,你干什么?”李队长问道,“怎么可以破坏东西?”李队长话音未落,突然愣了起来,原来的香炉看着很破旧,坑洼不平,破落不堪,但当整个香炉的外胎被慕泽用刀子全部剥落之后,一个黄色的金属香炉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几个人全部睁大了眼睛。看着上面被刀锋擦出的一道痕迹泛着金黄的光泽,李队长立刻有点口吃地喊道:
“这……这,是金的?”
张局长几个人的目光一下子就被香炉给吸引住了。等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详细地检查完之后,一名工作人员说道:“不是金的,是铜合金的,应该是宋代的。”
慕泽用刀背点了一下香炉,传出“空空”的声音。“这香炉里面是空的。”慕泽说道。
“当然是空的,工艺就是这样的。”
“一个铜的香炉为什么还用大漆把他掩饰起来呢?这不是多此一举么?”慕泽问道,然后只见慕泽拿起地下散落的一片片刚剥落的漆片说道:“看,这漆下面衬着布片,漆布,漆布,张叔叔,你难道没想起什么么?”
张局长的眼睛一亮,立刻问道:“你的意思是……”
慕泽“恩”了一声,就没有再说话。
李队长被他们的机锋给搞迷糊了,就不解地问道:“你们说什么呢?”
张局长高兴地说道,“说不定,这次咱们县继汉代村庄遗址及颛顼神庙入围“中国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以后,又能有震惊全国的发现了。”
“张叔叔,我要亲眼看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那是一定的。”张局长说道,“不过不慌,需要先拉回局里,探测完发现里面有东西之后才能打开,不然,就白白破坏了这个香炉了。”
“那我跟你们一块去县里。”慕泽说道。
杨辉好奇地问道:“你到家门口了都不回家?”
“又不在乎这一会儿。”慕泽说道。
“至于案子,你们查吧,反正我又不专业。”说完慕泽还不忘看李队长他们一眼,“我只关心文物,呵呵。”
到了文物局,张局长立刻安排工作人员对香炉进行进一步的清理检查,当香炉上的所有漆层全部被剥落以后,果然发现香炉的外底面与炉内底层只见有很大的空腹存在,而探测表明,里面却是藏有东西。于是,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香炉的口沿给切割开来,果然很顺利地就把香炉的内壁给拆了下来。
几个人望香炉的炉底一看,果然下面放着一个金属盒子。
盒子雕饰得十分精美,竟然与老塔坡被盗的大兴寺塔地宫中发现的石匣上的图案很像,但是,这个盒子上面没有锁,只是在盒子的顶盖处有九个连在一起的圆环。看样子是某种机括,工作人员鼓捣了半天也没有打开。
“怎么办?”工作人员问张局长,“要不要再割开?”
“你们是猪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