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近乡情更怯,河村访故人 (第3/3页)
怎么你开的路线不是回家的路?”杨健岳好奇地问道。
“哦,爷爷今天在河村呢,爷爷让我接了你先去河村。”
河村位于安阳市内黄县,是本县最大的村子,刚到村口,就看见路口竖立着一个大大的牌坊,上面写着“第一村”。
熟知东方文化的东方进立刻很惊讶地喊道:“第一村,好大的口气啊。”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杨辉回答道,“河村第一村,自古就是,不仅是因为大,人口多,更是因为这里是师家河村。”
“唉,都是五大家族的人,他们姓师的是总压咱们一头啊?”杨健岳望着第一村的牌匾心有感触地说道:
“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咱们县几年年来五大家族一直巍巍不倒,沈村沈家以文著称,唐朝时他们家族的沈佺期可是了不得的大诗人,冉村冉家先祖冉闵当年五胡乱华时期更是独倡“杀胡令。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北方百万汉族的命运,被后人尊称为武悼天王,司马家的阵法同样是一绝,可这三大家族可都比不上咱们三杨庄杨家,咱们杨家的梅花拳流传了几千年,在整个武术界都是翘楚,按说咱们杨家足以占据五大家族之首了,可是,单单是一个师家,几千年来独占鳌头。”
“就是啊。”杨辉也很纳闷,“爷爷他们都很退从师家。”杨辉也被二叔的话勾起了兴趣,“按说师这个姓很偏僻,百家姓里前几百位都找不到的,他们难道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不同?”
“你猜对了,你武功再高,你文采再好,阵法再强,可你比不上人家是修仙家族啊。”
“修仙家族?”杨辉和杨晓茹以及东方进都被这这句话给震住了。
“可是,我和师慕泽比武的时候,也没发现他们用什么仙术啊,平时我还经常去他们村子,都是平常人啊,怎么会是修仙家族呢?”杨辉不解地问道。
“哼,现在这社会,修仙,哪有那么容易。”杨健岳说道,“师家,可是有几百年没有出过一个修仙的人了。”
“那咱们还怕他们什么?”杨晓茹也愤愤不平地说道。她心里有点儿恼了,自己给师慕泽发了那么多条讯息,他竟然一条都不回,一位他身体不好,自己本来要原谅他了,可他竟然都可以参加比武夺魁了。这真是太气人了。
“不能这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毕竟是修仙家族的传承,随便拿出一些压箱底儿的东西,就不是咱们可以比得了的。”杨健岳说道,然后又对着杨辉问道:“你既然和他们那么熟,难道就不知道他们家族的师士么?”
“师士?”杨辉想了想说道,“你是说他们弹琴的级别么?”
“对!”杨健岳说道。“师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产生于远古时期,他们的始祖为轩辕黄帝的大臣、中华民族第一位乐神宗祖师延,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姓氏,他们家族人口在历朝历代都不会很多,最少的时候全国只有一两万人,就连现在,师姓号称全国有二十万,但有很多并不算是正宗的传承,而是其他民族改的汉姓,或者其他姓氏改成了师姓,真正的师姓永远不会超过五万人,可就是这每朝每代只有几万人的师姓,却能人辈出,功勋卓著,比如圣人孔子的老师,师襄,让春秋管仲都畏惧的郑国名臣师叔,汉代大司空,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师丹,宋代一门三进士师均师颃父子,明代被明成祖赞曰“北来大臣之中不贪者,唯师逵一人。”的著名清官师逵等……不胜枚举,不过,这还不算,师姓最为奇怪的是,他们之中,有著名医学家,著名文学家,著名画家,著名富豪,著名政治家,著名诗人等等,而且出现比例之高,在中国历朝历代各行各业名人榜中都能占据百强之列,你们说,这是不是很奇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