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涯虽相隔,溯源本一宗 (第2/3页)
(说话)taan,(灰)cha,(叉)suun,(酸)pauo(包),chii(吃肉),chii(口),che,(柴)chem(船),chum(种),tom(圆),kom(坑洼),uo(蛙),en(我),tem(神坛)……
“非常棒,东方。”杨教授表扬了一下之后,然后就对着同学们说道,大家看到了,这些玛雅语其实和汉语是非常接近的,不信,你们看。”说完,杨教授又再黑板上板书了一列字母。
han汉(男子):han女婿、丈人;
tan谈:tan说话;
tan炭:taan灰;
cha叉:cha叉;
suan酸:suun酸;
bao包:pauo包;
chi吃:chii吃肉;
chi齿:chii口;
chai柴:che柴;
chuan船:chem船;
zhong种:chum种;
tuan团:tom圆;
keng坑:kom坑洼;
wa蛙:uo蛙;
an俺:en我;
tan坛:tem神坛;
写完这些,杨教授说道,大家都懂一些汉语,你们应该明白,左边这一列都是汉语的读音和意思,右边的是玛雅语的读音和意思,你们难道没有发现,玛雅语和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么?
见下面的同学都陷入了沉思中,杨教授又继续趁热打铁道:
由于玛雅人和中国人之间隔着浩瀚的太平洋,所以这些相同或相似的词不可能是互相借用的,而只能是共同语言的遗迹。又由于这样的词数量很大,对应规律性很强,所以不可能是偶然的相似。
玛雅语和汉语共有的基本词汇,提供了计算玛雅语和汉语分开的时间。语言学家使用一张100个基本词的表,找出两种语言共有的词在这100个词里所占比例,就可以确定两种语言分开的时间。玛雅语和汉语的共同词在100基本词中占26个,减去4个可能偶然相似的,还有22个两种语言共有的词。依据统计概率,两种语言的共同词如果有22个,分开的时间大约是5000年前,这也就是玛雅人和中国人分开的时间。这个时间与语言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已有研究结果非常一致:一,原始玛雅语在4600年前开始分化为现在的各玛雅方言;二,在玛雅地区考古发现的最早陶器制造于4500年前,已相当成熟;三,玛雅古文献把历史、历法开始的时间定在西元前3113年,也就是大约5000年前;四,学术界认为,玛雅人是最晚从亚洲到美洲的。而古代亚洲人到美洲的最晚时间是5000年前;五,玛雅人传说远祖从西方来,或是从北方乘船来。从中国到美洲大方向是自西而东,如果乘船顺太平洋洋流沿日本、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再沿美洲海岸向南,到达中美洲,就是从北方乘船来。
“其他的我就不说了”,讲到这里,杨教授看着底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同学说道,“其实,玛雅语和汉语还有很多雷同的地方,比如语态,量词,叠词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底下再研究,而且。”说道这里,杨教授打开了幻灯机,里面展示的殷商时期玉器,青铜器,和一些陶器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看看,有没有觉得很熟悉的感觉呢?”
“啊,那个陶器上的脸谱很像我玩的祖玛青蛙游戏上的图腾啊。”一个同学大声地叫道。
“没有,那个游戏我也见过。”杨教授笑着说道,“那个图腾是玛雅人的东西,和中国古代陶器上的图案不谋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