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卷:金玉之争 第127章:弥勒谜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卷:金玉之争 第127章:弥勒谜团 (第2/3页)

果一下子造成了世人皆知弥勒而不知释迦的局面。

    如果你熟知历史,你就可以知道,早在汉代,弥勒佛的佛经,就被大量翻译成汉语。在新疆,出土了用吐火罗语写的剧本《弥勒会见记》,描写和弥勒会见的故事。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剧本,弥勒佛的信仰在汉代,特别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纷乱时期,很快得到了中国信徒的认可和接受,很多人一心一意往生弥勒净土。

    唐朝初年,弥勒信仰依然盛行。著名的诗人寒山,他是一个僧人,写过这样的诗:

    南无佛陀耶,

    远远求弥勒。

    就连唐玄奘从一开始就是信仰弥勒净土的,他是虔诚的弥勒信徒。非常推崇玄奘的武则天,唐高宗,也都是弥勒信徒。大家都知道唐玄奘去西天取经,可是,你们知道么,最初,唐玄奘要去西天取经的原因就是,他要求取的是弥勒佛的《瑜伽师地论》。

    而一代女皇武则天更是通过官方宣布,她是弥勒佛降生,唐代一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是弥勒信徒,他组织了一个学会,叫一时上升会。希望大家共同上升到弥勒境界。为了往生弥勒,白居易写过一分决心书: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升。

    慈氏就是弥勒,弥勒是音译,慈氏是意译。我敬仰慈氏菩萨的身形,我呼唤慈氏菩萨的名字,希望来世的我,一定要上升到弥勒菩萨的身边。应该说,在唐朝以前,信仰弥勒的,占佛教信徒的主要部分。

    ……”

    地藏王菩萨说话间,言谈举止中带着一种仰慕。应该是很怀念弥勒佛的风光时刻。

    这时,师慕泽问道:“那怎么弥勒信仰会突然衰弱了呢?还有,如来本是释迦牟尼佛的新生佛,他应该把权利交给弥勒佛啊,怎么现在他依旧是佛界共主啊?”师慕泽一边说,一边想道,这和大禹要禅让给伯夷,但儿子启却不移交权利创造了夏王朝差不多。

    “如来,如来。”地藏王菩萨说起这个名字的时候,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

    “如来者体如而来,故名如来。

    又如、诸佛来,故名如来。

    问:体如而来,故名如来。此是应身,何有来义?真如法身。云何有来?答:如本隐今显,亦得称来。”

    “好一个本隐今显!”地藏王菩萨自言自语道,“他自己都承认了,这才是他的本性。”

    “菩萨,你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呢?”师慕泽问道。

    “唉,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是“七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叫“六欲“,是凡夫对异性具有的六种欲望。世人都说,要想成佛,必须要勘破七情六欲,可是,这七情六欲乃是人的本心,只能压制,而不能勘破。

    文殊菩萨当年曾忿怒化身为大威德金刚,可见,佛与菩萨其实只是压制了欲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