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卷:金玉之争 第124章:苦羌的哭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卷:金玉之争 第124章:苦羌的哭墙 (第2/3页)

所知,只是当做一种假说存在,可你们想想,咱们这一路走来的发现,羽人,羌人的白石信仰,这难道不是活生生的证据么?”

    “怎么说?”师宗远问道。

    “羌人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其中有一篇是讲人魔大战的,不知道宗远你知道不知道?”

    “我知道,羌族最著名的文化遗产就是他们几千年来口口相传的史诗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就是《羌戈大战》,传说,羌族原本是生活在陕、甘、青一代的游牧民族。后来,因为备受统治者的侵略与压迫,一直向西迁徙到了现在罗布泊一带,但是在罗布泊,他们突然遇到了魔兵的袭击,于是他们只好再次长途跋涉,准备迁往四川群山之中,在迁徙途中突然被高山、河流阻挡,后又有魔兵追击。在他们边战边撤,处境艰难、伤亡惨重,面临全族覆灭的危险时,得到先祖天神阿爸木比塔救助。天神阿爸木比塔从天上扔下三块大白石,落地立刻变为三座大雪山,挡住敌兵追赶,使族人处境化险为夷。最后他们才到达了富饶美丽的“日补坝”,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天府之国的九寨沟一带,得以安居乐业、繁衍子孙,延传至今。以后,羌人便把白石视为保护神。”

    “对,就是这篇故事。”杨健岳兴奋地说道,“羌族是炎帝的后裔,炎帝和黄帝斗争失败之后,他们备受欺凌,那时候,人们比较迷信祭祀,只要是逢年过节,打仗,或者有什么灾情等,占凶卜吉,都需要由国家的巫师举行祭祀向上天祷告,你们都学过历史,应该知道,在秦朝之前,祭祀上天的都是用活人祭祀,称为人牲。而你们知道么,当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杀掉的人牲,用的都是羌族人。”

    “为什么要杀羌族人?”李华锋他们不解地问道。

    “因为羌族是炎帝的后裔,是战争的失败者啊。”杨健岳解释道,“据《殷墟文字甲编》二九九二片,卜辞记载商王一次屠杀三十名羌人祭河神。而这,只是在殷墟甲骨卜辞里见到的杀人祭祀的记录之一。而有些甲骨文上显示,杀害羌人最多的一次,就是一下子杀掉了一千多人。”

    “天哪,好残忍。”杨晓茹叫道。

    “没什么,那主要是奴隶社会的制度的恶劣性而已。”杨健岳说道。

    “那羌人不反抗?”李华锋问道。

    “他们靠什么反抗?他们不过是草原上老老实实的牧羊人而已。”杨健岳说道,“他们只能是不断的迁徙,一部分迁到了罗布泊,另外一部分,则跨国帕米尔高原,迁到了两河流域,就是今天的犹太人。”

    “这太不可思议了。”

    “西迁的那一部分之所以称为犹太人,这正好说明了他们是炎帝神农氏之后,姜姓,封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一带),所以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