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卷:金玉之争 第116章:师士初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六卷:金玉之争 第116章:师士初境 (第1/3页)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不周山,古代传说中仙山名称,《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当年颛顼帝执政时期,很多天界凶神恶煞从不周山来到人间,危害四方,颛顼帝绝地通天,怒尔斩断了不周山,从而也彻底隔绝了人间与天界的通道,而不周山的山头,就是被颛顼帝拿来,制作了法宝——沉明磬。

    炎帝后裔与颛顼帝争夺帝位,失败后,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地倾斜,因为不周山这一个天柱的彻底折断,直接让世间遭受了万年不遇的大洪水,生灵涂炭,上古大神女娲娘娘悲天悯人,用碎裂的不周山山体炼制了五色石以补苍天。

    关于女娲补天的详细事迹在《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述异记》中记载,当年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身死后,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唯一盘古的脊柱,幻化成了不周山,又称为天柱,是为后人留了一条通往天界的通道。

    因此,谛听劝解师慕泽用沉明磬作为器神代替人身修炼琴诀,还是很有远见的,毕竟,沉明磬,应该是唯一剩下的最纯正的盘古血脉了。

    师家作为音乐传家,其依靠《琴诀》产生的师士的修仙方法与天底下任何修道方法都不同,现在的师姓一族师士很难修炼,那还是因为当年随着颛顼神庙的被毁,师姓一族也遭遇了灭顶之灾,导致琴诀流传得不是很详细,以讹传讹,再加上受到其他门派的修真影响,特别是佛家,道家的修真方法,万变不离其中,都是依靠冥思,觉悟,达到自身意识的升华,以促成结丹,或者舍利,道门修成元婴,佛门练就金身。其实,已经于真正的琴诀大相径庭了。

    师慕泽从地藏王菩萨手中得到的这本大神伏羲氏传给颛顼帝的真本《琴诀》上,却说的是另外一种概念。

    师士有三境,分别是天籁之音,地籁之音与人籁之音。在师慕泽的认知里,要达到这三重境界无疑是比登天还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