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金玉之争 第113章:魔窟里 (第2/3页)
唐书吐谷浑传》:“靖望积石山,望观河源。”
唐吐谷浑在今青海境。传说黄河出自积石,始为中国河,张骞、班固,久有此说。如果说当时李靖真的找到了河源的话,那么,西昆仑的位置也就可以确定了。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吐蕃传下》:“是时元鼎往来黄河上流,在洪济桥西南二千余里,其水极为浅狭,春可揭涉,夏则以船渡。其南三百余里,有三山,山形如鏊,河源在其间,水甚清冷……又其源西去吐蕃之列馆约四驿,每驿约二百余里,东北去莫贺延碛尾,阔五十里,向南渐狭小。自沙洲之西,乃南入吐浑国,至此转微,故号碛尾,计其地理,当剑南之西。”
《新唐书》卷二百十六《吐蕃传下》:“元鼎逾湟水至龙泉谷……湟水出蒙谷抵龙泉与河。河之上流繇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胜舟。西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国,古所谓昆仑者也,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流澄缓下,稍合众流,色赤。……”
吐蕃人久居此地,对昆仑的论断应该比咱们汉人更有发言权。
唐之吐蕃,在叶谷浑西,即在今青海西藏境。所谓闷摩黎山,即今阿尼马卿山,在今青海东南。
《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乙部史录地理类,著贾耽《吐蕃黄河录》四卷。耽乃唐代有名地理学家,著述甚富,曾认定黄河自源星宿海,惜其书今已不可得见矣。
看来,师宗远和杨健岳教授二人都是掉书袋的行家,果然是知识渊博,一番引经据典,让一旁一群小辈们目瞪口呆。
“黄河源自星宿海?”李华锋惊叫道,“这不是正印证了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一句话么?”
“宗远,你的意思是,罗布泊,这里就是西昆仑的门户?”杨健岳也问道。
“十有**!”
“可是,罗布泊只是一个盆地,平均海拔只有不到八百米。西昆仑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一范围内啊。”杨健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