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卷:金玉之争 第111章:昆仑之谜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卷:金玉之争 第111章:昆仑之谜1 (第3/3页)

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

    周穆王生活在西周王朝的中期,即公元前1000年前后,距今已有约3000年,是一个可信的历史人物,上古各类史籍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穆天子传》里十分明确地说,周穆王在西行途中,曾经到过昆仑之丘,参观过黄帝留下的宫殿遗址,并派了兵士看守保护。如果《穆天子传》可信,那么他就是到过古昆仑**唯一的史书记载人物,因为在3000多年以前,当时的昆仑之丘上还有黄帝的帝宫存在。这反过来证明,昆仑之丘是存在的,关于黄帝的神话,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那么周穆王如何得知昆仑之丘所在呢?因为他拥有禹、伯益等考查地形、治理洪水时所绘的《山海图》。禹还将《山海图》铸刻在九鼎上,九鼎在夏、商、周三朝代表着王权,所以只有拥有天下的王才有权过目。担任周王室“守藏室之史”(中央图书馆馆长)的老聃可以阅览各种珍贵典籍,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山海图》。

    但当时发生了一场动乱。周景王庶长子姬朝起兵赶走了继位的周悼王,占领都城,自立为王。公元前5l8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仕宦于姬朝。而后晋、郑扶持周敬王组织了十国联军进行反攻。公元前5l6年,姬朝兵败之际,率余党焚毁都城,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和青铜礼器逃往楚国隐居,而身为的楚国人的老聃也一同前往。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遣的人终于追杀了姬朝,但周敬王未能够追回典籍,只好重新向天下征集图书,以重建周王室图书馆。

    《诗》、《书》、《礼》、《乐》、《易》等五经辗转到了孔丘之手,后与孔丘所著《春秋》一起成为儒家“六经”。《山海图》却与老聃一同下落不明,而流传至今的《山海经》则充满了古楚语的味道。而数十年后,有人再次见到了老聃,那就是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之后,老聃“青牛薄辇”出关往西而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了。

    老聃出关西去,究竟要去哪里?为何决心如此坚定?很有理由怀疑,当世学识最渊博的老聃看过了《山海图》,而《山海经》的后九卷满篇楚语,正是他据图所作。但是他对这部千古奇书也充满了疑问,想按照地图找到昆仑之丘所在。估计在路途中遇到了沙暴之类的危险或被野生动物袭击,从此成了失踪人口。也有人传说他到了印度,点化了乔达摩悉达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