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沪上孤狼 (第2/3页)
目光追随着那面伤痕累累却依旧飘扬的旗帜,许多大夏军人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方默转过身,目光扫过全场,他能清楚地看到周卫国、孟烦了等军官脸上难以掩饰的沮丧和低落。
接连的后撤,外围阵地的不断丢失,亲眼目睹友军一批批打光……
“都打起精神来。” 方默举起右手,声音陡然提高,“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之前能打得鬼子哭爹喊娘,以后也一样能。”
“一时的撤退,不代表永远的失败。我说过,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早晚有一天,我们一定会打回来。”
“不仅要打回江湾,打回闸北,还要把鬼子彻底赶出沪上,一直打到他们的本土去。”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感染着众人。
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有系统在手,只要谨慎运用,不做亏本的买卖,部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打越多,越打越强。
终有一天,他能攒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精锐师。
到那时,收复沪上,反攻鬼子本土,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周卫国和孟烦了等人抬起头,看着旅座那坚定而自信的目光,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眼中的阴霾渐渐散去,重新燃起斗志的火焰。
“长官,我们相信你。” 周卫国挺直胸膛,大声吼道。
“对,跟着旅座,早晚干死那帮狗日的小鬼子。” 孟烦了也挥舞着拳头喊道。
身后的士兵们也被感染,低落的士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同仇敌忾、誓死追随的决绝之气。
就在这时,旅部的一名参谋带着两个人穿过工事,快步走了过来。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穿着呢子大衣、围着围巾,显得干练的年轻女性,正是多次前来采访战地新闻的女记者林晚秋。
跟在她身后的,则是一名身材高大、穿着橡胶雨衣、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白人记者。
“方旅长,打扰了。” 林晚秋气喘吁吁,介绍道“这位是白鹰《纽约时报》的特派记者,斯威夫特先生。他对您和您的部队在沪上的奋战非常感兴趣,迫切地希望能够采访您。”
“欢迎!” 方默主动伸出手。
他的外文水平早就还给了学校老师,只能说点简单的单词,。
斯威夫特连忙热情地握手回应:
“方将军,您的昂撒语真好。能见到您是我的荣幸,您在沪上的战绩,即使在西方世界也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方默一脸茫然,这斯威夫特讲话又急又快,和他穿越前上学的时候广播里的‘衬衫的价格是九磅十五便士’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一旁的孟烦了眼睛一亮,立刻上前一步,挺起胸膛:“旅座,我参军前在学堂里念过几年书,粗通这洋鬼子话,要不我留下给您二位当个翻译?”
方默看了他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