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返回华界,逼近的战火,急需防空武器 (第3/3页)
他记得,国府确实在战前组织过沪上部分重要工厂的内迁,但进度缓慢,阻力重重。
那些庞大的机器、珍贵的原料、熟练的工人,想在战火燃起前全部撤走,谈何容易?
毕竟除了方默,还有国府上层几个人,其余大众、商人哪里知道具体的开战日期就在8月13日?
各个都还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至少还得一段时间,战火才会烧到沪上。
不过这对方默却是个好事,他有系统空间在手,完全可以等开战后,把那些运不走的重要机械设备和物资放在空间里。
而对普通百姓来说,一旦真的开打,再想撤离,就真的是靠大夏军人用血肉之躯去硬扛钢铁和烈焰了,为他们开辟一条逃亡的道路了。
那将是难以想象的牺牲。
他脑海中闪过那几个即将浴血奋战的德械师的影像。
相对于民国其他杂牌军,他们装备精良,意志坚定,但防空力量呢?太薄弱了。
面对鬼子从航母上起飞的铺天盖地的轰炸机群,这点火力杯水车薪。
当然,这不是说鬼子的那些双翼舰载机就有多么厉害,而是大夏这边的防空武器实在太少了!
核心的Flak 18型88毫米高射炮,全国只有20门。
另外就是苏罗通ST-5型20mm高射炮,单价超过8000刀,合银元2万多块,民国只能勒紧裤腰带买了300门,平均下来中央军一个师才十几门。
剩下的防空火力全部要靠7.92mm机枪加防空三脚架客串。
甚至是捷克式加上战士们的脊梁对空射击。
这就是没有国防工业的悲哀。
“防空…攻坚重炮…必须抓紧抽出来了。”
方默握紧了拳头,脚下的步伐更快了。
回到闸北分局,气氛比外面更加肃杀。
院子里堆满了沙袋、木料、钢筋,工事修筑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院子一侧,还专门围出来一块空地,一群学生正在几个警察的教导下,小心翼翼的配置着简易燃烧弹。
钱明副局长正满头大汗地指挥着。
看到方默回来,他立刻迎上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后怕:“局长!您可回来了,昨晚租界那边动静闹得可真大。霞飞路都封了,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