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起风了 (第2/3页)
官场之路,荆棘密布,孤狼难行。
一个好师父,一个坚实的靠山,有时比满腹才华更重要。
你……可明白为师的苦心?
是否会怪……为师的……自作主张?”
王明远听着柳教谕这番推心置腹、饱含沧桑与期许的话语,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流直冲眼眶,鼻尖酸涩难忍。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柳教谕书案前,撩起衣袍,双膝重重跪落在地!
“咚!咚!咚!”
三个响头,结结实实地磕在冰凉坚硬的青砖地上,发出沉闷而清晰的声响。
他抬起头,眼圈已然泛红,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却异常清晰坚定:
“学生王明远,叩谢教谕再造之恩!教谕苦心,学生……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此事,学生心中从未怪过教谕分毫!”
“崔大人待学生恩重如山,学生会视之如师如父,绝不敢有半分不敬与疏离!
教谕为学生计之深远,学生……学生……”
他喉头哽住,后面的话竟有些说不下去。
这份恩情,太重了!
重得让他这个两世为人、心性早已磨砺得颇为沉稳的少年,也难以自持。
柳教谕看着他额头上因用力磕头而久久未消散的红印,甚至还泛着些许乌青,感受其用心之诚。
再看着他眼中真挚的感激和孺慕之情,枯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而释然的笑容。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王明远的肩膀,力道沉稳而温暖。
“好孩子……起来吧。明白就好,不怪老夫自作主张就好啊!”
他扶起王明远,让他重新坐下,脸上的神情轻松了许多,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
“这次拜师之后,你有何打算?”柳教谕坐好,端起茶杯,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温和。
王明远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心绪,恭敬答道:
“回教谕,学生打算先回家休整半月,陪陪家人。
之后便返回府城,准备进入长安书院就读,潜心备考四年后的乡试。”
柳教谕闻言,点了点头:
“嗯,长安书院……虽不及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那般名满天下,但在西北道也算首屈一指。
院中几位主讲,学问扎实,尤其经义与策论,颇有独到之处。
你以院试第三的成绩进去,可直接入内院甲班。
为师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