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生死预警 (第2/3页)
身亡,当年被定性为意外,但疑云从未消散。
他旋即召来了老部下,湖跺市局的新政委郑铮:一个从盐渎市局刑侦支队调来的老刑侦,当年“破(迷)局者计划”的骨干成员之一。
烟雾缭绕的乐阳中队小会议室里,张林递了根烟给身躯略有些佝偻、白发苍苍的郑铮。岁月和案子的沉重,在这位老刑侦身上刻下了太深的痕迹。
“老郑,三年了,交警部分中队改为警务站的改革,你觉得如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张林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平淡,目光却锐利如鹰。
郑铮布满老年斑的手悬在空中,如同一支迟暮的狼毫笔。他深深吸了一口烟,烟雾模糊了他浑浊却依然锐利的眼神:“老领导,打个比方,这改革就像新婚燕尔,”他的比喻弥漫着市井的烟火气,也透着洞悉世事的苍凉,“初见时凤冠霞帔,光彩照人;日子久了,粗布衣下的虱子就藏不住了。更有甚者…”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意味,“有些衣服里裹着的,是早已化脓的旧伤疤,一碰,就要流出黑色的血来。”这话,明指交警改革,暗指八年前的“迷局”。
闻言,张林的心脏猛地一沉。
郑铮早听出了弦外之音,那些被“摸着石头过河”掩盖的溃脓,更深层的是“迷局”系列案留下的、可能至今仍在流脓的伤口。
张林作为市局***,不怒而威:“我不是唯结果论的人,但改革的阵痛绝不能成为借口。你们湖跺率先在县局层面发起的改革,如今三年有余,步履维艰,这是为何?当初拿计划的时候头头是道,如今却被这个大计牵着鼻子乱转?毫无头绪,全无亮点,你们试点改革后跟风者寥寥,全市再无第二例,你说是为什么?” 每一句质问,都像锤子在敲打郑铮,也在拷问那沉寂八年悬案的真相。
郑铮布满褐斑的手微微颤抖。
他沉默良久,仿佛在下定决心,最终抬眼直视张林,浑浊的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决绝的光芒:“市长,这日久未必生情,反而像…像一个我们都不愿再提的名字,留下的烂摊子。” 他巧妙地避开了“聂风云”,但张林瞬间明白了他的所指。“表面是改革倦怠,骨子里,怕是有人在害怕阳光照进某些角落,害怕我们摸到那块早已沉入深渊的石头!”
他语焉不详,却字字惊心。
郑铮的意思也很明确:案件在,但是办案的核心不在了,破局的信心犹存,但是破局的关键,还没有浮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张林无奈地叹了口气:“话糙理不糙,老郑,你算明白人!”
郑铮深吸一口气,仿佛要鼓起毕生的勇气:“借助机构调整的春风,我们也继续派出了破局者的队伍。不只是为郑峰肃纪,为了应付改革,更是为了…”他再次停顿,用眼神传递着未尽之意为了破“迷局”,给聂风云报仇!
张林目光如电,直刺核心,“湖跺警方问题最多也最大的就是交巡,你老郑有些吝啬,只出了祝一凡一个人,有些势单力薄了。须知那些鹞鹰秃鹫的翅膀太重,一个人肯定拖不动。
“对!”郑铮沉重地点头:“市长您洞若观火。交警的水深不见底,本就是当年那条暗河的重要支流。祝一凡又不受廖得水待见,我感觉他最近有些力不从心。而且…我怀疑,聂风云当年的意外,线索就藏在这混乱的交巡体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