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 薪火与远帆,圆的双生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九 薪火与远帆,圆的双生舞 (第2/3页)

铁家伙跑得更扎实。

    (二)非洲海岸的“玉米约”

    非洲好望角的沙滩上,赵磊踩着滚烫的沙粒,看着当地部落围着玉米种子跳舞。首领卡鲁举着种子,用生硬的汉话说:“神……食物?”他身后的族人大多赤裸上身,骨瘦如柴,手里的长矛顶端还绑着贝壳——这里刚闹过旱灾,部落里已经有人饿死。

    “不是神物,是庄稼。”赵磊让随船的农匠演示种植:挖浅坑、放两粒种子、盖土、浇水,“三个月后,能长到这么高,”他比划着一人高的距离,“结的棒子能填饱肚子,比打猎靠谱。”

    卡鲁半信半疑,他见过阿拉伯商人用玻璃珠换象牙,见过欧洲人用枪炮抢黄金,却从没见过有人送“能长食物的种子”。更让他困惑的是赵磊提出的“交易条件”:不用黄金、不用象牙,只要部落保证“不抢过往商船,允许大胤商队在这里修驿站”。

    “你们要什么?”卡鲁握紧长矛,眼里满是警惕。

    赵磊指着远处的商船:“我们要路——让玉米能到你们的土地上,让你们的象牙、香料能到我们的集市上,谁也不抢谁,谁也不骗谁。”他让人拿出《通商律》的非洲版,用图画标着“公平交易”“驿站通商”“共防海盗”,旁边画着个大大的圆,把部落和商队都圈在里面。

    这时,部落里的巫医突然咳嗽起来,咳得直不起腰。林薇派来的医官赶紧上前,拿出薄荷糖(含薄荷醇,能止咳)让他含着,又用过滤器给大家分干净水:“这水烧开了喝,不容易生病。我们还带了种痘的药,能防天花——就像玉米能防饿,这能防病。”

    三天后,卡鲁带着族人帮商队修驿站时,远远看见赵磊的农匠在试种的玉米田旁,竖起块木牌,上面画着:玉米苗、笑脸、两个手拉手的人(一个像大胤人,一个像非洲人)。沙粒被风吹过木牌,发出沙沙的响,像在说:原来不同的圆,真的能找到重叠的地方。

    (三)暖阁里的“双生月”

    沈知的蒸汽车在格物学堂试跑成功的消息,和赵磊在非洲签下“玉米约”的信,同一天送到了暖阁。

    陈默把两份文书并排放在桌上,左边是蒸汽车的“试跑记录”:“时速三里,未出故障,安全阀工作正常”;右边是非洲的“通商纪要”:“部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